九台那里有站小巷,九台那条有站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28:46 来源:原创内容

说起九台那地方,有个挺有意思的巷子——大家都习惯叫它“站小巷”。这名字听着就带着点故事感,我头一回听说时还琢磨过:为啥非得叫“站小巷”呢?是以前有人在这儿站着等过人,还是这巷子窄得只够站着走?

上个月路过九台,我特意拐进去转了转。巷口比想象中更窄,两侧的老墙爬满了青苔,墙根处还留着几处模糊的红漆字迹。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石板路晒得泛着暖光。有个穿蓝布衫的大爷正坐在门槛上修木凳,刨花在他脚边卷成小小的漩涡。

巷名背后的老故事

和大爷搭话才知道,这“站小巷”的名字还真有来历。早些年巷子尽头有个老式公交站,当年算是方圆几里唯一的车站。赶车的人常把这儿当集合点,慢慢就成了约定俗成的叫法。“现在车站早搬啦”,大爷用锉刀磨着榫头,头也不抬地说,“可住这片的老人儿,还管这儿叫站小巷”。

我在巷子里慢慢走着,注意到有些细节挺有意思。某户人家的窗台上摆着叁四盆茉莉,白花枝从铁栏杆里探出来;隔壁院墙内伸出棵歪脖子枣树,枝桠在巷子上空搭出小片阴凉。这些零碎的生活痕迹,让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突然鲜活起来。

走到巷子中段时,闻到谁家在煎带鱼。油锅滋啦作响的动静混着葱姜的香气,从虚掩的木门里飘出来。这时候忽然理解了什么——虽然“九台那条有站的小巷”早就不承担交通功能了,但它变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驿站。住在这里的人们依然在继续着各自的生活轨迹,只是换了一种停靠的方式。

准备离开时又经过修凳子的大爷跟前。他停下活儿指了指西头:“再往那儿走二十步,墙缝里还嵌着半块站牌呢。”按照他说的找过去,果然在爬山虎丛里摸到生铁的棱角。这块锈蚀的铁皮像枚时间的书签,标记着对于九台那里有站小巷的记忆坐标。

回程时一直在想,或许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“站小巷”。它们藏在繁华褶皱里,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保留着时光的切片。当新的道路不断拓宽延伸,这些老巷子反而成了最固执的守望者,守着那些快要被遗忘的地名,和地名背后鲜活的日常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