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鼎新茶论坛,福鼎白茶品鉴交流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42:34 来源:原创内容

春天的福鼎,总是带着一股子特别的香气。你要是路过茶山,就能看见满山的绿意,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青味,真好闻。这不,一年一度的福鼎新茶论坛又开始了,这回和福鼎白茶品鉴交流会搁在一块儿办,那热闹劲儿,就更甭提了。

会场里头,人还没坐稳,面前就已经摆上几个白瓷盖碗了。主持人笑呵呵地说:“咱今天不整那些虚的,就是喝,就是聊。”这话一下子就把大家的关系拉近了。是啊,茶这东西,说到底还得靠嘴巴来认识。

一杯茶里的门道

头一道茶上来,是今年的头采银针。干茶看着就喜人,满披白毫,跟小银梭似的。热水冲下去,那股鲜灵劲儿“噌”地就上来了。坐我旁边的李大姐是本地老茶农,她眯着眼说:“这茶啊,就得喝它这个鲜。你细细品,是不是有点像是……嗯,像是清晨竹林里的那种气息?”我试着照她说的去体会,还真有那么点意思。

第二泡的时候,滋味就全出来了。茶汤是淡淡的杏黄色,入口甜润,喉咙里特别舒服。有人问:“这好白茶,到底该怎么挑呢?”做茶二十多年的陈师傅接过话头:“简单,你就记着——干茶看着精神,闻着清香,喝着顺溜。太便宜的白茶,喝着扎嗓子,那指定不行。”他这么一说,大家都笑了,道理倒是实在。

说到福鼎白茶的制作,那可真是慢工出细活。就拿眼前这牡丹王来说,得是两叶抱一芽,采摘时间就那么几天。萎凋的时候,师傅们得时刻盯着天气,温度高了低了都不行。这些细节,听着简单,里头都是老茶人一辈子的经验。

茶香里的家常

品茶的间隙,大家天南海北地聊。北京的茶友说他妈妈就爱存点老白茶,冬天泡一壶,全家人围着喝,身上暖乎乎的;广州的姑娘说她们那儿拿白茶配点心,别有一番风味。听着这些家常话,我突然觉得,这论坛不只是在品茶,更像是在串门儿,听各家怎么过日子。

茶农老周给我们看他手机里的视频——他家后院就放着几十个茶箱子。“我这茶啊,都是自然陈化的,不催它。”他语气里透着自豪,“就像带孩子,你得顺着它的性子来。”这话说得真在理,好东西确实是急不来的。

下午我们品了叁年陈的寿眉,茶汤颜色深了些,口感更醇厚,已经有了淡淡药香。有意思的是,同一款茶,不同人喝出了不同的感觉——有的说像枣香,有的说像陈香。这大概就是白茶的魅力所在,它在时间里慢慢变化,每个阶段都给你惊喜。

天色渐晚,论坛也接近尾声。大家互相留了联系方式,约着明年还要来。走出会场,嘴里还留着白茶的甘甜,心里装着新老朋友的温暖。福鼎这片土地,因为这一片片茶叶,把天南地北的人都连在了一起。想想真是奇妙,一杯淡淡的茶水里,竟然能装下这么多故事和情谊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