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宁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男人常去的海宁小巷
这条小巷子藏在人民路后面,要不是老陈带我来,我可能永远发现不了。巷口那家剃头铺子的红白转筒都褪色了,老师傅拿着推子站在门口,看见老陈就笑:"今天带徒弟来了?"
下午叁点钟的光景,巷子渐渐热闹起来。修鞋摊前围着几个中年男人,也不全是修鞋,就站在那儿聊天。老王把皮鞋递过去,自己蹲在边上点烟:"这双鞋跟了我八年,比老婆还长久。"周围响起一阵笑声,修鞋的老张头也不抬,锤子敲得噔噔响。
巷子里的老味道
再往里走,是家没有招牌的茶馆。说是茶馆,其实就四五张方桌,茶叁元一杯,可以坐整个下午。老周坐在靠墙的老位置,手里攥着紫砂壶,看见我们进来,抬手打了个招呼。"这条巷子啊,"他慢悠悠地倒茶,"我二十岁就来,现在头发都白了。"
巷子尽头有家裁缝店,老板娘五十来岁,踩缝纫机的节奏像在弹钢琴。老李正在改裤腰,有点不好意思:"去年这时候还合身呢。"老板娘头也不抬:"正常,我这条巷子里,十个男人九个要改裤腰。"
为什么海宁男人喜欢来这样的小巷子?我问老陈。他想了半天,指着巷口那棵梧桐树说:"你看那棵树,它在这长了四十年,我们也差不多。"
这些男人常去的海宁小巷,不像商场那么亮堂,也不像酒吧那么喧闹。在这里,可以穿着拖鞋晃悠,可以大声说话,可以安静发呆。剃头师傅记得你儿子什么时候考的大学,修鞋的知道你的鞋码,茶馆老板会给你留最好的位置。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老陈说要带我去吃巷子最深处的臭豆腐,那是他从小吃到大的味道。我们穿过弥漫着饭菜香的巷道,听见各家厨房里传来的炒菜声。这条看似普通的小巷,装着多少海宁男人最真实的生活。
走到巷尾,卖臭豆腐的老徐正准备收摊,看见老陈又打开炉子。"最后两份,"他夹起金黄的豆腐,"这条巷子要拆了,下个月。"老陈接豆腐的手顿了一下,我们都没再说话。暮色中,这条男人常去的海宁小巷静静躺在夕阳里,像一本快要翻到最后一页的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