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宁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邻近地区叁百元的情感故事
暮色中的小面馆
街角那家兰州拉面馆的灯还亮着,老陈正往锅里下面。墙上贴着的价目表泛黄卷边,最底下用红笔添了行“素面10元”。他就住安宁附近,这价格在城里算稀罕物了。常来的客人都晓得,过了晚上九点,要是有人点素面还加个蛋,那就是老陈的暗号——今天想找人说话。
那天雨下得急,穿白衬衫的姑娘推门进来,头发湿漉漉贴在脸上。她只要了碗素面,坐在角落反复看手机。面快吃完时,她突然问老陈:“附近有没有叁百块能住一个月的地方?”老陈擦碗的手停了一下,这年头在安宁附近,叁百块连宾馆都住不了两晚。
姑娘叫小月,从邻省来找男朋友,结果人家电话不接微信拉黑。她兜里只剩叁百多块钱,连回家的车票都买不起。老陈想起自己阁楼还能睡人,便说:“你要不嫌弃,帮我洗洗碗,楼上有个空房间。”小月眼睛一下子就红了。
这大概就是叁百块钱能买到的全部善意了。
深夜的公交车
李师傅开末班公交有些年头了。这条线路绕安宁附近转一圈,最后停在西郊停车场。夜里十一点后上车的,多是些舍不得打车的夜班族。有个穿工装的小伙子总在建设路站上车,投四块钱,说是等女朋友下班。
那天特别冷,小伙子搓着手上了车。李师傅记得他,便随口问:“今天怎么一个人?”小伙子苦笑:“她说坐公交太冷,打车又太贵,为这个吵了好几天。”
车上没别的乘客,李师傅把暖气开大了些。“我年轻时处对象,也老在这条线上来回坐。”他指了指窗外,“那会儿两个人凑叁百块钱,能在安宁附近租个小单间,虽然挤,但心里暖和。”小伙子没说话,只是盯着窗外看。
隔了半个月,李师傅又看见那姑娘了。她和小伙子挨着坐,手里捧着热乎乎的烤红薯。姑娘说:“我想通了,省下打车的钱,够咱俩月底吃顿好的。”叁百块钱的情感故事,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——有人愿意陪你坐末班车,有人记得给你买烤红薯。
老陈的面馆快打烊时,来了个中年女人。她点完面,突然说:“十年前我在这儿吃过面,那会儿身上就叁百块钱。”老陈打量她,确实有点面熟。“你那时是不是...”女人笑着点头:“对,就是那个没地方住的姑娘。”
她现在在安宁附近开了家小超市,日子过得去。这次特意绕路过来,就想告诉老陈,当年那叁百块钱的情谊,她一直记着。“人这一辈子啊,”女人说,“最难的时候,有人肯拉你一把,比什么都强。”
小月后来在附近服装厂找了工作,租了个小房子。她偶尔还来吃面,不过现在点的都是牛肉面了。有天她神秘兮兮地告诉老陈,她攒够首付,在安宁附近买了套小公寓。“等我装修好了,您一定要来坐坐。”老陈呵呵笑,往她面里多夹了几片牛肉。
末班车上的小情侣后来怎么样了?李师傅说有天收车时,看见他俩在站牌下拥抱着。第二天起,就再没见过他们。大概是一起搬去了更好的地方,又或者找到了更便捷的回家方式。但李师傅相信,无论去哪里,他们都会记得在安宁附近的深夜里,那辆暖和的公交车上,两颗心靠得很近。
夜深了,老陈拉下面馆的卷帘门。他想着明天该多进些牛肉,最近生意不错。这条街上的人来来往往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叁百块钱故事。这些故事不大,装不下惊天动地的爱情,却刚好能温暖一个个平凡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