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泉新茶论坛,福泉茶文化交流会
福泉新茶论坛的展厅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,几位老师傅正在演示传统制茶手法。有位来自云南的制茶人捧着一把毛茶凑近鼻尖,眯着眼深吸一口气:“这晒青的味道,让我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上山采茶的清晨。”
茶文化交流区更是热闹。杭州的龙井遇上安溪的铁观音,武夷山的大红袍碰见福鼎的白茶,各地茶人围坐在茶席旁,操着不同口音却聊得热火朝天。玻璃杯里的茶叶缓缓舒展,就像彼此间慢慢打开的话匣子。有位年轻人捧着笔记本认真记录,他说要把这些接地气的经验带回自己刚开的小茶室。
茶香里的新思路
在创新茶品鉴区,事情变得更有意思了。一款用低温慢焙工艺制作的乌龙茶,喝起来居然带着淡淡的兰花香。研发者是个“茶二代”,他挠着头说:“我爸当初坚决反对这么折腾茶叶,直到喝到成品才改口。”传统与创新在这里碰撞出火花,就像茶叶在沸水中重新焕发生命力。
茶具展区同样让人流连忘返。有位手艺人展示的柴烧陶壶,每个都独一无二。“火候差一点,颜色就完全不同,”他摸着壶身的纹理说,“就像每片茶叶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。”旁边年轻设计师开发的便携茶具,则让不少上班族眼前一亮——原来在办公室也能轻松泡出一杯好茶。
夕阳西下,论坛接近尾声,但茶香还未散去。几位老茶人约好明年要带自家新茶再来,而几个年轻人已经交换了联系方式,商量着合作开发新产物。茶文化在这样的交流中悄然生长,就像杯中茶叶,在一次次冲泡中释放着不同的韵味。
走出会场时,听到两位茶农在聊天。“明年咱们试试嫁接那种新茶树品种?”“好啊,今天学到的发酵控制方法正好能用上。”这样的对话,或许就是福泉新茶论坛最珍贵的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