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中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后街现在有什么好玩的
前两天和老同学喝茶,突然聊起巴中女子学院后街。她家就住附近,说现在晚上可热闹了,和咱们读书那会儿完全两个样。
街角飘来的香味
还没走到后街,先被路口新开的鸡蛋灌饼摊子勾住了。老板娘手法利索,面饼在铁板上滋滋作响,打蛋、撒葱花、刷酱一气呵成。往前走几步,原来卖文具的小店改成了糖水铺,玻璃上贴着“桃胶炖奶”“手搓冰粉”,几个女生正坐在窗边说笑。说真的,这条街吃的确实比从前丰富多了,光是奶茶店就有叁家,还有家主打鲜果茶的,门口摆着半人高的芒果箱子。
碰见住这片的邻居张阿姨,她拎着刚买的菠菜跟我说:“现在晚上七八点最热闹,下班放学的都往这儿挤。那家麻辣烫天天排队,你们年轻人就爱凑这个热闹。”
街尾藏着新天地
再往里走倒是发现了新鲜玩意——以前的理发店变成了手工工作室。透过木格子窗能看见里面摆着皮具材料,有个姑娘正低头缝制卡包。隔壁书店也重新装修了,靠墙添了几张桌椅,点单台上写着“桂花拿铁”。书店老板说,现在很多人都愿意来这儿看书喝茶,周末还得预约。
路过以前的打印店,发现变成了自助画室。墙上挂着些未完成的油画,画架随意摆着,两个女孩正对着平板临摹。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,说按小时收费,颜料画具都提供,不会画也有老师简单指导。这倒是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,比光逛街有意思。
要说巴中女子学院后街游玩体验,现在确实挺丰富的。转角遇到猫咖不算惊喜,惊喜的是二楼新开了家旧物置换空间。老板收集了不少老物件,从搪瓷杯到黑胶唱片,可以拿自己的闲置来换。我在那儿翻了半天旧杂志,差点忘了时间。
天擦黑时路灯亮起来,整条街笼罩在暖黄光晕里。卖花的叁轮车停在巷口,九块九一束的洋桔梗还带着水珠。水果摊支起小灯,草莓在灯光下红得发亮。那些刚下班的人,边走边挑着橘子;刚下课的学生,凑在烤肠摊前说笑。这种烟火气,确实让人想多逛会儿。
正打算回去,听见几个女生商量着吃完饭要去新开的桌游店。看来后街现在有什么好玩的,还真得亲自来转转才知道。毕竟每个人喜欢的调调不一样,有人冲着美食来,有人就爱淘点小玩意儿,还有人就图个热闹气氛。
走出街口前又看了眼,那家糖水铺的灯还亮着,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桂花香。这条熟悉又陌生的街道,确实和记忆里不太一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