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丰宾馆住宿后服务该如何称呼,相近的标题
聊聊酒店住完后的那些事儿
前几天和朋友聊天,他说起在大丰宾馆住得挺满意,但退房后想写点评时却卡住了——描述入住期间的服务能用“客房服务”“前台接待”,可离开宾馆后接到的那通关心电话、收到的会员关怀短信,该叫什么呢?他这一问,倒让我也琢磨起来。
这确实是个挺实际的问题。咱们住酒店时,从进门到退房,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叫法。可是离店后呢?宾馆通过微信发来的本地旅游攻略,或是邮件里的折扣券,这些若即若离的联系,好像真的没有个特别贴切的统称。
我试着问了几个常出差的朋友。有人说这叫“售后服务”,但总觉得怪怪的,酒店又不是卖家电。也有人说是“客户维护”,听着又太商务了。有个朋友说得挺形象:“这不就像去朋友家做客,回家后朋友还发消息问你平安到家没,就是一种后续的关心吧。”
说到这个,我倒想起自己的一次经历。有回在另一家酒店退房后,不小心把充电器落在房间。还没等我发现,酒店就主动来电确认,当天就帮我寄了回来。这种体验,确实不是简单的“售后服务”能概括的。
那么,大丰宾馆住宿后服务该如何称呼比较合适呢?或许“宾客关系维系”是个不错的选择?既体现了持续性,又没那么强的商业感。或者干脆叫“离店关怀”,直白又温暖。毕竟这些服务的核心,不就是让客人感觉即使离开了,宾馆依然在意他们的体验吗?
话说回来,叫什么名字其实不是最重要的。关键是宾馆是否真心实意为客人考虑。有些酒店在这方面做得很用心,比如根据客人的入住习惯记录偏好,下次预订时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做相应安排;或是节假日发来真诚的祝福,不过度推销。这些细节,客人是能感受到的。
我有个同事就是被这种贴心的后续服务圈粉的。她第一次住某家酒店时随口提了句颈椎不舒服,之后每次入住,那家酒店都会提前在房间多放个颈椎枕。后来即使价格稍贵,她也乐意选择那里。你看,好的后续服务,带来的不仅是满意,更是归属感。
现在越来越多的宾馆开始重视这一块,方法也各式各样。有的建立会员社群,定期分享本地生活资讯;有的在客人离店后发送个性化的感谢信;还有的会跟进客人提出的建议,告知改进情况。这些做法都在模糊传统酒店的服务边界,把一次性的住宿变成了长期的关系。
当然,这种服务也要讲究分寸。太过频繁的联系可能变成骚扰,太过功利的问候反而让人反感。如何把握这个度,就需要宾馆真正站在客人角度思考了——提供的每一条信息、每一个问候,是不是客人真正需要或感兴趣的?
站在咱们客人的角度看,也许不必太纠结这些服务具体叫什么。无论是叫“客户关怀”还是“会员服务”,只要感觉被真诚对待,体验是舒适愉悦的,那就是好的服务。不知道下次再去大丰宾馆,会不会对他们的后续服务有新的发现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