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陵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茶香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7:23:10 来源:原创内容

教室窗外的香樟树上,几只麻雀正叽叽喳喳地蹦跳着。讲台上,李老师没有像往常那样翻开课本,而是从帆布袋里取出几个白瓷茶罐。同学们伸长脖子,看着老师往每个小组的茶席上分发茶具——盖碗、公道杯、品茗杯,青瓷在春日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。

“今天我们把《茶经》里的文字泡进水里。”李老师说着,打开茶罐,一股清冽的兰花香气飘散开来。坐在第叁排的小杨深吸一口气,他从未想过,语文课还能这么上。

当茶香漫过书页

铜陵学生品茶上课这事儿,起初不少家长直犯嘀咕:“这不是胡闹吗?”可当孩子们回家后,居然能说出太平猴魁为什么叫“猴魁”,还能像模像样地演示如何温杯烫盏,家长们也来了兴致。有个爸爸打趣说,自家孩子现在泡茶比写作业还认真。

小杨的组员轮流摆弄着茶则茶针,他们这组分到的是六安瓜片。按照老师教的“叁才杯”握法,他小心翼翼地将沸水注入盖碗。水汽蒸腾起来,带着板栗般的焙火香。同桌女生小声提醒:“快出汤!”他才手忙脚乱地完成第一次冲泡。

说来也怪,平日里背古诗总是磕磕绊绊的小杨,在茶香袅袅中,竟自然而然地念出了“素瓷传静夜,芳气满闲轩”。原来这就是学校推行铜陵学生品茶上课的用意——让传统文化变得可触可感。

茶汤在品茗杯中呈现出浅金色,大家学着老师的样子叁指举杯。第一泡微涩,第二泡甘醇,到第叁泡时,舌尖能尝到隐隐的回甜。就像读古诗词,初读时觉得拗口,多品几次才能咂摸出滋味。

教室后排忽然传来清脆的碎裂声。原来是调皮的王磊打翻了茶海,茶水正顺着桌沿滴答。李老师却不恼,弯腰收拾碎片时说:“陆羽在《茶经》里写,‘茶性俭,不宜广’,意思是说茶这东西很朴实,不需要太花哨的排场。”同学们都笑了,紧张气氛瞬间化解。

这种学子课堂茶香体验,渐渐改变了课堂的节奏。以前总爱偷偷玩手机的几个男生,现在每节课都抢着坐第一排——为了能最先闻到茶香。班主任发现,自从开始品茶,下午第一节课打瞌睡的同学少了大半。

小杨在周记里写道:“握着温暖的茶杯,突然就懂了为什么古人说‘茶如隐逸,酒如豪士’。”这话被语文老师当众朗读时,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。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,在一次次注水、出汤的过程中,某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,正随着茶香慢慢浸润心灵。

窗外传来下课铃声,同学们却不像往常那样急着收拾书包。大家慢慢品完最后一泡茶,看着原本蜷缩的茶叶在杯底舒展开来,仿佛也看见了某种成长的姿态。李老师站在茶香弥漫的教室里,看着这群少年小心地清洗茶具,觉得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——不疾不徐,如水润物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