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林品茶海选外卖,茗茶甄选外送体验
最近朋友圈里总能看到“穆林品茶海选外卖”的动态,说实话,一开始我觉得这事儿挺新鲜——品茶不都该在雅致的茶馆里吗,怎么还跟外卖扯上关系了?直到上周叁加班到深夜,忽然特别想喝杯正宗的凤凰单丛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了单,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“茗茶甄选外送体验”。
从扫码到茶香只隔半小时
那天晚上九点多,我在小程序里刷到穆林茶铺的页面。界面做得清清爽爽,每种茶都标明了产地、年份,还贴心地写了适合搭配的茶点。选茶的过程有点像在看美食节目,光是看那些茶叶在不同水温下舒展的动态图,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。我挑了款中焙火的蜜兰香单丛,下单时特意备注“现泡现封”。没想到二十八分钟后,配送员就按响了门铃。
接过那个厚实的保温袋时,我暗自嘀咕:这包装比很多私房菜还讲究。双层牛皮纸袋里装着恒温茶壶,壶身摸着微微发烫。掀开壶盖的刹那,橙黄明亮的茶汤荡漾着,熟悉的兰花香混着蜜韵扑面而来。配套的品茗杯用食品级隔层分开,杯底还压着张手写卡片:“第叁泡后茶汤会更甜润,建议留半壶续水再品”。
窝在自家沙发上啜着热茶,窗外是城市的霓虹灯火。忽然觉得以前冒着大雨开车去茶庄的日子,好像也没那么必要了。
茶艺师的手艺装进了外卖箱
后来和常订茶的老主顾聊天才得知,穆林家的外卖服务藏着不少门道。他们专门组建了五人的茶艺师团队,每个订单都由茶艺师根据茶叶特性调整冲泡参数。比如送往外环的订单会用稍高水温封装,配送途中的余温刚好让茶叶继续舒展;而送往附近小区的则控制在九十度出头,确保顾客打开时正是最佳品饮温度。
上周六约朋友来家小聚,我特意提前预订了四款不同的乌龙茶。配送员送来时,四个标着编号的恒温壶在木托架上排得整整齐齐,附带的茶食盒里配着淡盐水焯过的杏仁和手作冬瓜糖。朋友中最懂茶的老李咂摸着茶汤直点头:“这泡法讲究,第二泡的坐杯时间比第一泡多了叁秒,把茶叶的潜力都激发出来了。”
现在我家冰箱上贴满了穆林茶铺的便签条:周一下午适合喝文山包种提神,周叁晚上来壶熟普助眠,周末清晨就该泡杯碧螺春唤醒味蕾。这种茗茶甄选外送体验慢慢成了生活里的小确幸,就像有个随时在线的私人茶艺师。
昨天路过写字楼电梯间,听见两个姑娘在讨论下午茶订单。“试试穆林新到的东方美人吧,”扎马尾的姑娘划着手机屏,“他们家用桂圆炭焙的茶汤特别暖胃。”我站在旁边忍不住微笑,想起自己那个堆满茶具的储藏间——已经快一个月没打开过了。现代人追求品质生活的方式,果然在悄悄改变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