汝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汝州茶艺学堂研习班
茶香里的慢时光
推开汝州品茶教室工作坊的木门,一股清雅的茶香便扑面而来。这味道不像香水那样浓烈,倒像是山间晨雾,轻轻柔柔地包裹着你。工作坊里摆着几张原木茶桌,每张桌上都放着素色陶壶和几只白瓷杯。墙上挂着书法作品,写的是“茶烟细扬落花风”,字迹从容舒展,和整个空间的气息特别相配。
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,我看着老师温壶、置茶、冲泡,动作就像行云流水。她笑着说:“别急着喝,先看茶。”玻璃公道杯里,茶叶慢慢舒展开来,像刚睡醒的娃娃伸着懒腰。原来,光是看着茶叶在水里跳舞,心里就静下来了。
在汝州茶艺学堂研习班学久了,我发现品茶这事真有意思。同样的茶叶,用不同的水温泡,味道能差出十万八千里。绿茶要用80度左右的水,像对待小姑娘一样温柔;而普洱就得用沸水,才能唤醒它沉睡的韵味。有一次我泡龙井,水太烫了,老师抿了一口,眼睛弯成月牙:“这茶有点着急了。”说得我都不好意思地笑了。
慢慢地,我学会了在泡茶时放慢节奏。等水烧开的那几分钟,不再急着刷手机,而是静静看着水壶冒出的白气。注水时手腕要稳,水流要细,像是在给茶叶按摩。最难的是分茶,要保证每杯的浓度完全一致——这活儿看似简单,却需要十足的耐心。
说来也怪,自从开始学茶,生活中很多事都变得不一样了。以前遇到堵车就焦躁,现在会在车里备点茶叶,趁着等红灯的工夫闻闻茶香。办公室的同事都说我脾气变好了,其实我只是学会了像泡茶那样——事要一件件做,急不得。
在汝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隔壁座的张姐是位会计,她说来学茶是为了对抗数字的冰冷;前排的大学生小林则说,在这里能暂时忘记学业的压力。我们围坐在一起喝茶时,聊的都是生活的细碎美好,比如今天这泡红茶有蜜糖香,那泡岩茶带着矿石味。
茶如人生,都需要慢慢来
老师常说,茶叶最懂时间。春茶鲜爽,秋茶醇厚,每一季都有独特的风味。就像人生,二十岁有二十岁的朝气,四十岁有四十岁的从容,急不来,也快不得。在汝州茶艺学堂研习班的这些日子,我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。
上周试着泡了一壶陈年普洱,茶汤在杯中流转,呈现出漂亮的琥珀色。轻啜一口,先是感受到岁月的沉香,接着喉间泛起丝丝甘甜。这味道让我想起老家屋檐下滴落的雨水,慢悠悠的,却蕴含着生命的力量。
茶桌成了我的小小天地。在这里,手机静音,杂事搁置,只剩下眼前的这杯茶。有时什么都不想,就看着茶叶沉沉浮浮;有时思绪飘得很远,想到童年外婆煮的茶,想到第一次品茶的笨拙。这些记忆就像茶香,淡淡的,却久久不散。
如果你也在汝州,不妨来体验看看。不必担心自己是新手,这里的每个人都曾是从零开始。重要的是,给自己一个慢下来的机会——毕竟,好茶不怕晚,好生活也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