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安包小妹私人电话号码,六安包小妹个人联系方式
最近我整理手机通讯录,突然发现一个很久没联系的朋友,备注名写的是“六安包小妹”。看着这个名字,我愣了好一会儿,手指悬在拨号键上方,心里直犯嘀咕:这号码还能打通吗?
说起来啊,现在大家都用微信,能记住的电话号码真没几个。除了家人和特别熟的朋友,其他人的号码基本都存在手机里,压根不过脑子。要是哪天手机丢了,那可真是抓瞎,好多人的联系方式就这么断了线。
号码背后的故事
这个包小妹是我几年前在六安出差时认识的,特别热情的一个姑娘。当时我手机没电了,急着联系客户,她就主动把手机借给我用。临走时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,她笑着说:“以后来六安记得找我啊!”那会儿谁想得到,这一晃就是叁年多。
我试着在微信里搜这个号码,结果显示“用户不存在”。这下我更拿不准了——是人家换号了,还是把我删了呢?这种时候最让人纠结,打过去吧,怕打扰人家;不打吧,又总觉得是个心事。
其实仔细想想,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确实变得挺微妙的。有时候保存了一个人的六安包小妹私人电话号码,就像是把一段记忆封存在了手机里。时间久了,连自己都分不清,到底是想联系那个人,还是舍不得那段回忆。
我们的联系方式在变化
记得小时候,家里的电话本可是个宝贝。那会儿记电话号码都得用笔写,谁家要是有个特别厚的电话本,说明这家人朋友多、人缘好。现在倒好,手机通讯录里存着几百个号码,能随时拨出去的却没几个。
我最后还是没拨出那个电话。倒不是不想联系,而是觉得,如果人家真想找我,肯定也能通过别的途径联系上。现在想要找到一个人,方法太多了——微信、微博,甚至共同的朋友圈。单纯靠着一个六安包小妹个人联系方式来找人,反而显得有点刻意。
不过这件事倒是提醒了我,趁着周末有空,我把通讯录里那些重要朋友的电话都核对了一遍。别说,还真有两个朋友换号了,要不是这次整理,下次急事找人的时候可真要耽误事。
有时候觉得,我们现在联系的渠道是多了,但真正用心维护的关系反而少了。就像这个包小妹的电话号码,要是一直不打,可能就永远只是个存在手机里的数字了。
要不,等忙完这阵子,我还是找个合适的时间打过去试试?万一接通了,说不定还能约着在六安再见个面,尝尝当地新开的那家土菜馆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