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州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,梅州大学城学生出来活动情况
梅州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?这个问题最近在我耳边响起过好几次。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时我也愣了一下,这问题确实挺直接的。
昨天傍晚我正好路过大学城西区。好家伙,六点刚过,美食街上已经热闹起来了。穿着各色学院罢恤的学生叁叁两两坐在小吃店里,有些端着奶茶在路边说笑,还有几个男生围在水果摊前挑西瓜。这让我想起自己上大学那会儿,下课后的这段时光总是最轻松的。
校园内外的日常景象
要说梅州大学城学生出来活动情况,其实从下午四点开始就能看出苗头。图书馆和教学楼里陆续走出背着书包的学生,有的直接往宿舍区走,但更多人会顺路拐进商业区。便利店、复印店这时候特别忙,打印作业的、买饮料的排着小队。一位奶茶店老板边擦柜台边说:“每天这个点就开始上人了,学生们下课了都喜欢来买杯喝的。”
往生活区深处走,篮球场和操场上的学生越来越多。打球的身影,跑步的身影,还有坐在看台上聊天的。旁边小超市的老板娘告诉我,学生们最喜欢晚饭后来买水和零食,特别是夏天,冰镇饮料卖得特别快。
天色渐暗,路灯亮起后,大学城的夜生活才算真正开始。主干道上散步的学生多了起来,有些慢跑锻炼,有些就单纯逛逛。商业广场里更热闹,餐厅基本坐满了,门口还时不时有等位的人。我留意到不少学生手里都提着购物袋,看样子是刚从超市采购回来。
学生们都在做什么
仔细观察你会发现,学生们出来的目的各不相同。有纯粹放松的——几个朋友约着吃顿饭,聊聊天;也有兼顾学习的——咖啡馆里总能看见对着笔记本电脑讨论作业的小组;还有一部分是在做兼职,餐厅服务员、快递分拣员里都有年轻的面孔。
我和两个坐在花坛边聊天的女生随口聊了几句。她们是大二学生,说除了上课,每天都会出来走走。“在宿舍待着多闷啊,”其中一个扎马尾的女生笑着说,“就算不买东西,出来透透气也挺好。有时候还能遇到其他专业的同学,打个招呼聊两句。”
确实,大学城的设计本身就鼓励学生走出来。教学楼、宿舍和商业区步行都不超过十五分钟,这种距离刚好让学生愿意频繁往来。各种店铺类型也很齐全,从书店到健身房,基本满足了日常所有需求。
不过我也注意到,不同时间段出来的学生群体不太一样。低年级的学生更爱结伴活动,而高年级和研究生往往行色匆匆,他们有的要去实验室,有的赶着去校外实习。但无论如何,走出校园、融入周边环境,似乎已经成为他们大学生活自然而然的一部分。
回想起那个最初的问题——梅州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?眼前的景象已经给出了答案。学生们不只是“出来”,他们在这片区域里生活、学习、社交,构成了大学城独特的活力。这种流动和互动,或许正是大学城存在的意义之一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