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云港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火车站旁的小巷风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22:55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台外的另一条铁轨

每次从连云港火车站出来,我总是不急着往大路上走。拖着行李箱绕过熙熙攘攘的出租车等候区,再穿过一个小广场,就能看到那条不太起眼的小巷。说真的,如果你走得太快,可能会直接错过它——没有醒目的招牌,也没有精心修饰的入口,它就安静地站在那里,像是这座城市故意保留的一个秘密。

巷口晾着几件微微摆动的衬衫,二楼窗户探出的晾衣竿已经有些生锈。这地方和百米之外灯火通明的高铁站仿佛处在不同的时空。火车站是连云港递给世界的名片,光鲜亮丽;而这条小巷子,更像是随手写在名片背面的生活备忘,有点潦草,却格外真实。

往里走十来米,就能闻到一股熟悉的油炸香味。那是家卖葱油饼的小铺子,老板总系着有点油渍的围裙。我上次来买饼时问他,在这儿开店多久了。他一边翻动着平底锅里的饼,一边用带着本地口音的普通话说:“比新车站年纪还大呢。”这话让我愣了一下。是啊,我们总是习惯把火车站当成这个地方的全部,却忘了在它建成之前,生活早已在这里扎根。

午后两叁点,巷子最是安静。只有几只流浪猫在墙头打盹,阳光斜斜地照在斑驳的墙面上。这时候,你能清晰地听见火车站每隔几分钟传来的广播声,混着远处模糊的汽笛。两种声音在这里交汇,形成奇妙的二重奏——一边是即将远行的催促,一边是日复一日的驻足。

巷子中段有家理发店,红色的转灯已经不太转了。老师傅说,他见证过这条巷子最热闹的时候,那时候火车站还没扩建,出站的旅客常会拐进来找吃的。“现在大家都赶时间啦,”他给客人围上围布,“直接去地下停车场,手机叫个车就走了。”说完轻轻叹了口气。

不过我发现,还是有些人会特意拐进这条小巷。有的是附近居民,习惯了来这里买早餐;有的是火车站的工作人员,趁着换班间隙来吃碗热乎的面;偶尔也能看到像我这样的旅客,大概是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候车室,想来这里寻找一点不一样的体验。
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灯光次第亮起。那家卖连云港炒面的小摊飘出阵阵香气,老板娘动作麻利地颠着锅,火苗时不时窜起来。几个刚下火车的人拖着行李箱站在摊前等待,他们或许不知道,自己正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——身后是现代化的交通枢纽,面前却是最接地气的市井生活。

我站在巷子深处往回看,能望见火车站候车楼明亮的灯火。玻璃幕墙反射着夜空,显得格外辉煌。而这条小巷却笼罩在柔和的、略带昏黄的光线里,两种光在地面形成模糊的分界。我突然觉得,连云港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就像这座城市的双面绣,一面绣着奔向未来的速度,一面绣着不曾褪色的记忆。

拉着行李箱往回走时,我又路过那家葱油饼摊。老板正在收摊,看见我,笑了笑:“要赶车啦?”我点点头。他熟练地包好最后一张饼递过来:“带着路上吃。”热乎乎的饼拿在手里,我突然明白了这条小巷存在的意义——它不只是条普通的巷子,更是给匆忙旅途添上的一抹温度。火车站每天吞吐着成千上万的旅客,而这条小巷,默默守护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