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水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叁百元衡水情缘
那会儿我刚从衡水站出来,兜里就剩叁百多块钱。朋友在电话里笑着说:“叁百块在衡水能干啥?连顿像样的饭都不够。”可我怎么也没想到,这叁百块钱,竟让我遇见了这辈子最特别的人。
火车站旁边的面馆冒着热气,我盯着菜单上的价格发愣。十五块钱的牛肉面,二十块的炒菜,可我的目光总往墙角那桌瞟——个穿褪色工装的男人正小心翼翼地把肉夹到对面女人碗里。女人嗔怪地推让,最后还是笑着吃了。他们桌上就两个素菜,两碗米饭,加起来不超过四十块。
街灯下的约定
后来我在老城区租了间月租叁百的小屋。房东阿姨说:“这价钱,也就我这老房子敢租。”巷子窄得摩托车都难进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。隔壁住着个在服装厂打工的姑娘,每天下班都会带回来些边角料,坐在门口缝成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。
有天我发烧,她熬了姜汤端来。我说要给她钱,她摇头:“在这衡水附近,叁百块钱的爱情都比这姜汤值钱?”我愣住,她笑得前仰后合:“开玩笑的!这世上啊,真情比钱重要多了。”她告诉我,她和男友就是在打工时认识的,两人月收入加起来不到六千,却在衡水这片土地上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。
他们的约会总是在黄昏后,沿着滏阳河散步,数桥上的路灯一盏盏亮起。男孩会攒很久的钱,给她买一条围巾,她则偷偷在他的饭盒里多放个鸡蛋。“叁百元衡水情缘怎么了?”她说,“感情啊,不是看花了多少钱,是看用了多少心。”
那个夜晚格外漫长。她讲起男友为了给她过生日,连续加了一个月班,就为带她去吃那家人均消费五十块的火锅。“他紧张得手都在抖,生怕我觉得寒酸。可我觉得,那顿火锅比任何山珍海味都香。”
我突然明白了什么。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,我们总被各种各样的数字绑架——月薪要过万,礼物要贵重,约会要去高级餐厅。可真正让人温暖的,恰恰是那些被我们忽略的、简单而真诚的瞬间。
第二天退烧后,我去了那家火锅店。果然,菜单上最贵的套餐也不过一百八十八元。邻桌坐着一对老夫妻,老爷子正耐心地给老伴涮肉,老太太则不停地往他碗里夹菜。他们的桌上只有叁盘菜,却吃得其乐融融。
走出火锅店,晚风习习。我想起那姑娘说的话:“在衡水这片土地上,有多少像我们这样的叁百元衡水情缘?钱少,情却不薄。”是啊,爱情从来不是标价的高低,而是那份愿意把最好的留给对方的心意。
如今我依然会想起那个发烧的夜晚,和那碗热气腾腾的姜汤。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,一定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正在发生——可能就在下一个转角,那盏昏黄的路灯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