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中那里有站小巷,晋中站旁小巷位置
巷口那盏灯
来晋中前就在想,车站附近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子到底在哪儿呢?说来也挺有意思,每次到陌生城市,总爱往车站周边的小巷里钻。这次特意在晋中站下了车,站在出站口张望,左边是宽敞的马路,右边是新建的商场,可我要找的巷子,它藏在哪儿呢?
顺着人行道往西走了大概两百米,拐角处有个不太起眼的岔路。路口摆着两家早点摊,炸油条的香味飘得老远。就是这儿了!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边的老房子高高低低地挨着,晾衣绳从这头拉到那头,挂着的衬衫还在滴着水珠。早晨八点多,买菜回来的阿姨提着布兜慢悠悠地走着,电动叁轮车按着喇叭从身后擦过,司机喊着“借过借过”,生活气息扑面而来。
再往里走,巷子窄得只容得下两个人并肩。墙角的青苔绿得发亮,院墙里探出半棵石榴树,花开得正艳。有位大爷坐在门槛上听收音机,咿咿呀呀的晋剧唱腔在巷子里回荡。我停下脚步问路,大爷关掉收音机,很热心地给我指方向:“往前走,见到邮局往右拐,那边巷子更深。”
这晋中那里有站小巷的问题,算是找到答案了。原来这些巷子就像老城的毛细血管,看着不起眼,却最有生命力。新修的马路固然气派,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倒是这些弯弯绕绕的巷子,藏着最地道的市井味道。
拐角处有家开了二十年的剃头铺子,老师傅正在给客人修面。隔壁粮油店门口,老板娘坐在小板凳上择豆角,准备着中午的饭菜。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,却让人莫名觉得踏实。或许这就是老巷子的魅力吧,它不急着追赶什么,就按着自己的节奏慢慢呼吸。
走到巷子深处,发现这里四通八达,像个迷宫。每一条岔路都可能通向意想不到的地方。有时走着走着没路了,折回来却发现旁边还有个更窄的通道。这种探索的乐趣,是在导航软件上永远体会不到的。
阳光从屋檐的缝隙漏下来,在石板路上画出明明暗暗的光影。偶尔有自行车铃叮铃铃响过,骑车的人大声和街坊打着招呼。这种亲切熟络,在大城市的高楼大厦里已经很少见到了。
站在巷口往回看,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关心晋中站旁小巷位置。这些巷子不光是交通通道,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。新建筑会老去,但巷子里的人情味却历久弥新。每一扇木门后面,都可能藏着一个温暖的故事。
快到中午时分,各家厨房飘出饭菜香。有家在炒辣椒,呛得路人直咳嗽,却忍不住笑着说“真香”。孩子们放学回来了,背着书包在巷子里追逐打闹,笑声清脆响亮。这一幕让人想起自己的童年,也是在这样的巷子里长大的。
离开时又经过那个路口,早点摊已经收摊了,换成卖水果的小贩在吆喝。回头望望深深浅浅的巷子,忽然有些不舍。这些看似普通的街巷,才是认识一座城市最好的窗口。下次若有人问起,我也能像那位大爷一样,清楚地告诉他该怎么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