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宁品茶自带工作室,常宁茶艺自备工作室
最近路过城南,发现街角新开了一家叫“常宁品茶自带工作室”的小店。说是个工作室,其实更像一个朋友家的客厅,路过时总能闻到淡淡的茶香。这让我想起了老话说的“茶米油盐酱醋茶”,茶这东西,真是刻在咱们骨子里的。
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“常宁茶艺自备工作室”这个招牌时,我还有点摸不着头脑。推门进去才明白,这里不卖茶叶,也不收茶位费,就是个让你自带茶叶来慢慢泡的地方。老板是个穿着棉麻衬衫的年轻人,正不紧不慢地擦拭茶具,看到我就笑着说:“随便坐,有带茶来吗?”
一壶清茶,半日闲情
墙上贴着工作室的使用规则:你可以预约一个茶位,带上自己珍藏的茶叶,用店里的茶具慢慢冲泡。店家提供水、电和专业的茶具,按小时收取场地费。这个模式挺新鲜的,你说现在人家里谁没有几盒别人送的好茶?可要不是来了这种地方,那些茶叶可能放到过期都想不起来喝。
我选了靠窗的位置,从包里掏出那盒放了快半年的金骏眉。老板递来一套白瓷茶具,顺手把水温调到95度——“这个温度泡红茶正好”,他轻声提醒道。热水冲下去的那一刻,茶香瞬间在空气中绽开,那种感觉,就像把时间也泡出了味道。
隔壁桌是位退休的老先生,他带来的紫砂壶已经养得油亮。他告诉我,儿子给他买的几千块的普洱,在家总是泡不出味道,来这里跟着懂行的人交流,才慢慢学会了冲泡的门道。“这可比一个人在家闷头喝有意思多了”,老先生说着给我倒了杯他刚泡好的熟普,汤色红浓明亮,入口绵滑。
茶香里的百味人生
来了几次后,我发现这个常宁品茶自带工作室更像是个小小的社交空间。上周遇到个90后姑娘,她带来的茶让我大开眼界——冷泡的东方美人茶,里面还加了片香水柠檬。她说这是在台湾旅行时学到的喝法,适合夏天。
老板偶尔会过来指点两句,但他从不强求。记得他说过:“茶没有绝对的对错,你自己喝着舒服最重要。”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,确实,有人喜欢功夫茶的繁琐仪式,也有人就爱大杯冲泡的随性,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。
慢慢地,我带来的不只是茶叶,还有各种茶点。有时候是刚出炉的绿豆糕,有时候是朋友从云南寄来的鲜花饼。其他茶客也会分享他们的零食,就这样,一壶茶的时间,陌生人变成了茶友。
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,连喝杯咖啡都要端着纸杯赶路。但在常宁茶艺自备工作室,时间仿佛慢了下来。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,水色渐渐变得澄澈,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烦恼,好像也随着茶香慢慢飘散了。这大概就是老祖宗说的“茶道”吧——不在于多昂贵的茶叶,而在于那份专注当下的心境。
昨天下午又去坐了两小时,把朋友送的明前龙井开封了。清明前的茶叶果然娇嫩,只能用80度的水慢慢浸透。茶汤入口鲜爽,回甘久久不散。窗外阳光正好,店里飘着不同茶香,有人低声交谈,有人静静看书。突然觉得,这样的午后,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