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平小区上课约茶,恩平小区品茶学习交流
这几天路过恩平小区,总能闻到一阵阵茶香。不是那种奶茶店里甜腻的味道,是清幽的、带着点炭火气的茶香,从小区活动室飘出来。我跟着香味走过去,推开门,里面坐满了人。
李老师正端着一个白瓷杯,对着灯光轻轻晃动。“看这汤色,金黄透亮,像不像琥珀?”她说话的语调不紧不慢,配上茶室里舒缓的古琴曲,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。坐在我旁边的张阿姨小声说:“这是我第叁次来了,每次都能尝到不一样的茶。”
从陌生到熟悉的茶香
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,大家都很拘谨。王大叔直接问:“这不就是喝水吗?还能喝出花来?”李老师没急着解释,而是让我们先闻干茶香,再品头道茶。当那杯凤凰单丛入喉,王大叔眼睛亮了:“咦?真有花果香!”
现在啊,每周的恩平小区上课约茶成了很多邻居的固定行程。我们不再只是被动地听讲,开始互相分享自己带的茶叶。赵姐上回带来她老家武夷山的大红袍,陈哥则贡献了珍藏十年的普洱。茶具摆开,热水一冲,满屋生香。
这种恩平小区品茶学习交流,慢慢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。有时候工作日累了,下班后过来坐坐,喝杯茶聊聊天,疲惫就散了大半。茶桌上不分年龄,退休的张老师能和90后的小刘聊到一块去,就因为都喜欢铁观音的那股“观音韵”。
上周下雨,我以为来的人会少,结果活动室还是坐得满满当当。李老师特意泡了熟普,说雨天喝这个最舒服。温热的茶汤下肚,整个人都暖洋洋的。窗外雨声淅沥,屋里茶香氤氲,那一刻突然明白了什么叫“偷得浮生半日闲”。
现在小区里遇见,打招呼的方式都变了。以前问“吃了吗”,现在变成“今天喝什么茶”。阳台种花的多了,因为要配茶席;点外卖的少了,因为学会了做茶点。就连物业的王主任都说,自从有了这个活动,邻里纠纷都少了不少。
其实想想,喝茶这件事本身很简单,就是茶叶加水。但在恩平小区上课约茶的这些时光里,它变成了连接彼此的纽带。新搬来的邻居,来喝两次茶就熟了;有点小矛盾的,坐下来喝杯茶,气也就消了。茶还是那杯茶,但因为有了人的温度,变得不一样了。
明天又是品茶的日子,李老师说这次要教我们怎么选盖碗。我已经开始期待了,期待那缕茶香,期待那些熟悉的面孔,更期待在忙碌的生活里,能有这么片刻的宁静与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