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齐哈尔海选场子,齐齐哈尔选拔活动现场
这阵子路过市体育馆,老远就看见横幅拉得满满当当,“齐齐哈尔海选场子”几个大字格外显眼。门口停了半条街的车,不少家长领着孩子往里走,那阵仗跟过年逛庙会似的。
我刚走进内场,就被震天的音乐声包围了。候场区挤满了十多岁的少年,有踮着脚压腿的,有对着墙镜子练表情的。角落里,一个穿练功服的姑娘正在翻跟头,衣角带起一阵风。
台前台后的百态人生
后台化妆间更是热闹。有个妈妈半蹲着给女儿系鞋带,嘴里不停叮嘱:“待会儿上台别紧张,就当底下坐的都是白菜。”小姑娘抿着嘴点头,手指一直揪着裙摆。旁边站着个胖乎乎的小伙子,捧着歌词本念念有词,脑门上都沁出了汗珠。
要说最让人挪不开眼的,还得是台前的表现。有个男孩唱到高音部分突然破音,台下响起善意的笑声。他挠挠头,居然接着往下唱,那股子豁出去的劲儿反而赢得最热烈的掌声。这让我想起以前在学校参加朗诵比赛,忘词时恨不得钻进地缝,可现在看着这些孩子,倒觉得偶尔出点岔子才真实可爱。
评委席上坐着叁位老师,最右边那位时不时往前探身子。遇到特别出彩的,他会跟旁边两位交换眼神,在评分板上写写画画。有次有个跳蒙古舞的姑娘转圈时摔倒了,现场空气瞬间凝固。没想到评委老师拿起话筒说:“孩子,刚才那个跪地起身接得特别自然,要不把这个动作编进舞蹈里?”
这句话让现场气氛轻松不少。是啊,谁说完美的表演才是好表演?有时候那些小意外,反倒成了最打动人的部分。
我在走廊遇到个戴眼镜的男生,抱着吉他坐在消防箱上练习。他说从县城坐了四个小时大巴过来,就为唱首自己写的歌。问他紧不紧张,他咧嘴一笑:“比期末考试轻松多了!”这种纯粹的热爱,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已经很少见到了。
日落时分,海选接近尾声。成功晋级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拍照,落选的那个穿练功服的姑娘,正被小伙伴们围着安慰。她抹了把眼睛,突然笑了:“下回我要选个更拿手的曲子!”
走出体育馆,晚风带着松花江的水汽拂面而来。这场热火朝天的齐齐哈尔选拔活动现场,就像城市跳动的脉搏。那些站在聚光灯下的身影,那些汗湿的衣领和发亮的眼睛,都在说着同样的话——机会永远留给敢于站上台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