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辽90分钟品茶工作室,双辽九十分钟茶艺工坊
双辽这座小城的生活节奏向来不紧不慢,午后阳光斜斜地洒在街道上,总让人想找个地方歇歇脚。直到上个月拐进老街巷口,我才注意到那家挂着棕底金字招牌的“双辽90分钟品茶工作室”。说来也怪,明明就在常走的路上,以前却从没留心过。
推开厚重的木门,风铃叮当作响。穿着棉麻茶服的姑娘迎上来,声音像刚泡开的春茶:“先生是第一次来?我们这里正好有个九十分钟的体验课程。” 我这才注意到墙上的价目表写着“双辽九十分钟茶艺工坊体验套餐”。
在茶香里忘记时间
茶艺师小陈是个腼腆的年轻人,他边温壶边说:“很多人觉得九十分钟太长,其实刚够品三泡茶。” 他示范凤凰三点头的手法时,手腕起伏像在跳舞,“你看,水流细些,茶汤就更甜。”
第一泡铁观音的兰花香还在舌尖打转,他已经开始讲了个故事:“上周有位大姐,说平时忙得连喝水都像打仗。那天她坐在你这个位置,喝完第三泡突然说——原来90分钟能这么长。” 他笑了笑,“时间这东西,你越赶它跑得越快,坐下来喝茶,它反而慢悠悠陪着你。”
第二泡是老白茶,枣香渐渐从喉底漫上来。邻座的大爷插话:“我每周末都来,儿子说这钱够买半斤金骏眉了。可在家喝哪有这个味儿?” 他指了指正在分茶的小陈,“这小伙子教我把茶汤含在嘴里转三圈,真尝出桂花香了。”
第叁泡换成熟普,醇厚的茶汤像暮色般沉进胃里。手机在口袋里震过两次,我没理会。看着窗外槐树的影子从石阶东边挪到西边,突然觉得,这个双辽90分钟品茶工作室像个时间的琥珀,把匆忙的日子凝在暖黄色的茶汤里。
茶桌就是小世界
茶过三巡,大家都成了熟人。斜对面的姑娘说这是她分手后第一次独自出门:“本来只想坐半小时,结果听着你们聊茶经,居然把带来的书看完了。” 她晃着白瓷杯里金黄的茶汤,“你看这茶叶舒展开的样子,是不是挺像人放松时的姿态?”
小陈适时添了道茶点:“我们双辽九十分钟茶艺工坊的杏仁酥,配岩茶最合适。” 他捻起一块,“做茶和做人差不多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” 这话让我想起总抱怨没时间做饭的自己,其实周末完全可以炖锅汤。
临走时看了看表,整整过去九十七分钟。小陈送我出门时说漏了嘴:“其实超时是常事,谁忍心在别人品到兴头上时打断呢?” 风铃再次响起,茶香还沾在衣领上。走过两个红绿灯才想起,本来打算去银行办的事忘得一干二净,心里却像被茶汤洗过般透亮。
现在每当我路过那条老街,都会朝工作室的方向望一眼。倒不是真想进去喝茶,只是记得那里藏着让时间变柔软的魔法。或许明天下午该再去坐坐,就点上次没尝到的凤凰单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