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屯100米内附近的人,附近居民联系方式
这两天搬来北屯新家,收拾完箱子累得瘫在沙发上。忽然发现冰箱空得能听见回音,这才想起根本不知道哪儿能买菜。摸出手机想找邻居问问,可楼道里静悄悄的,连对门住着谁都不清楚。
这时候真希望有个能联系上附近居民的渠道。刚在小区凉亭坐着发呆,看见遛狗的大爷拎着菜经过,犹豫半天没好意思开口。其实咱们这片的街坊应该都挺热心,上周看见叁楼阿姨帮新来的租客指路,说话特别和气。
邻里之间的温暖瞬间
昨天在电梯碰到个有意思的事。七楼的小姑娘抱着快递按不了楼层,隔壁单元的大哥顺手就帮她按了。两人聊起来才发现都在同一栋写字楼上班,约好明天拼车去单位。这种不经意间的互动,让钢筋水泥的楼宇都有了温度。
记得老房子那会儿,整条巷子谁家炖肉都知道放的什么香料。现在虽然住在对门都不一定认识,但要是能通过合适的方式搭上话,说不定比从前处得还自在。毕竟现在大家只是缺个认识的契机,又不是真的冷漠。
前两天在社区公告栏看见物业贴了中秋活动的通知,要是能趁着这种活动加几个邻居的微信,往后借个螺丝刀、收个快递就方便多了。其实咱们这栋楼年轻人多,应该更容易聊到一块儿去。
今早取报纸时碰到物业小王,他说最近好多新住户都反映想认识街坊。他们正在考虑建个业主群,让大家能互相照应。这倒是提醒了我,或许可以在小区便利店留个便条,组织周末羽毛球活动。
说到底,在现代小区里找到北屯100米内附近的人联系方式,就像在雨里找把伞,虽然暂时没摸到,但总归在某个角落等着你去发现。也许明天在健身房,或者在社区图书室,随便聊两句就能交到新朋友。
这两天我打算在阳台种点小葱,要是种多了就给上下楼的邻居送点儿。这种小事自然又不刻意,正好能打开话匣子。毕竟好吃的永远是最管用的社交神器,这话放在哪儿都错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