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阴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,附近联系500元即刻相约
这几天刷朋友圈,老看到有人发什么“附近的人”之类的动态。说实话,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,毕竟现在各种信息太多了。直到有天晚上加完班,顺手点开微信附近的人功能,才注意到有些头像闪烁的账号,昵称里带着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的描述。
就在那时,一条写着“江阴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”的定位消息跳了出来。我愣了几秒,心里咯噔一下。这价格明晃晃的,意思再清楚不过了。说真的,当时第一反应是赶紧划走,可手指停在半空,好奇心还是占了上风。
藏在屏幕后的试探
我试着发了个“?”,没想到对方秒回:“哥,需要服务吗?”接着发来几张浓妆艳抹的照片。照片里的女孩穿着吊带裙,背景像是某个连锁酒店的标间。我问她在哪,她只回:“江阴市区,具体位置加了细说。”
这种对话让人心里挺复杂的。一方面觉得这事儿不太对劲,另一方面又好奇她们怎么运作的。对方看我没立刻回复,又补了句:“附近联系500元即刻相约,安全方便。”这句话像套公式似的,估计对每个潜在客户都这么发。
我找了个借口结束聊天,但那个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。想起老家有个远房表弟,去年就因为通过微信约人被骗了叁千块。他现在逢人就说,那些主动找上门的,十个有九个是陷阱。
线下的真实面孔
后来有次和当警察的老同学吃饭,聊起这事。他叹了口气说,现在办理的案件里,确实有些是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功能进行的违法交易。“这些人反侦查意识很强,通常聊几句就要求转到其他社交软件。有的甚至用暗语交流,比如‘喝茶’、‘按摩’来代替敏感词。”
老同学抿了口啤酒,压低声音说:“最麻烦的是,这里面还牵扯到诈骗团伙。你看到的‘江阴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’,很可能根本不是真人,而是专门的‘键盘手’在运营。等你到了约定地点,又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先付押金、安全费。”
听着他的话,我突然想起那个深夜闪烁的头像。如果当时真的去了,会不会也落入这种圈套?这年头,隔着屏幕谁也不知道对面坐着的是谁。可能是职业骗子,也可能是被控制的受害者,更可能是专门设计的杀猪盘。
其实冷静想想,这种“附近联系500元即刻相约”的承诺本身就漏洞百出。正经生意哪会这样交易?连面都没见就敢开价,分明是抓住了某些人的侥幸心理。我那表弟后来总结得很到位:“贪小便宜吃大亏,这话永远不过时。”
现在再看到类似的信息,我已经学会直接忽略了。有时候我在想,这些明目张胆的广告能存在,大概就是因为总有人抱着“万一是真的呢”的心态去尝试。可现实往往是,你以为的桃花运,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。
晚上路过街角,还能看到警方的防诈骗横幅在路灯下格外醒目。那句“谨防网络招嫖诈骗”的标语,现在读来特别有感触。这个世界啊,有时候看似触手可及的美好,背后可能是深不见底的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