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营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,邻近街巷服务200元起
这两天路过东营火车站附近,总能看到些背着大包小包的人在巷口转悠。有个穿灰夹克的大哥蹲在路边抽烟,脚边立着个快散架的行李箱,烟灰簌簌地落在开裂的皮革上。
巷子深处的旅馆招牌缺了角,"住宿60元"的红色贴纸在风里哗啦作响。穿围裙的老板娘正和卖煎饼的摊主抱怨:"现在拉客太难了,都说要去网上找。"摊主把铁铲刮得刺啦响:"谁还往这种小巷子钻啊?"
价格牌背后的生意经
墙角歪歪扭杵着块硬纸板,写着"住宿60-100",旁边却有人低声念叨着"东营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"。戴鸭舌帽的年轻人凑过去搭话,对方立刻摆摆手走开了。倒是隔壁小卖部老板见怪不怪:"这价钱都成暗号了,真正谈妥的哪会站在大街上。"
叁轮车夫老李在这片蹬了十年车,车把上挂着的二维码牌都磨花了。"什么200块300块的,说白了就是讨生活。"他拧开锈迹斑斑的保温杯,"前年斜对面那家理发店,白天剪头晚上摆麻将桌,现在连招牌都拆了。"
新开的连锁酒店正在叁岔路口搞促销,穿着制服的店员发着传单。但总有些人绕过亮堂的大堂,拐进那些晾衣绳挂满衬衫的窄巷。有个大姐拖着买菜车念叨:"还是老地方熟门熟路。"
转角的讨价还价
傍晚五点半,路灯接连亮起来。穿西装的男人在煎饼摊前徘徊,手机屏幕明明灭灭。"要不...去您说的那儿看看?"他突然对电话那头说,手指无意识地搓着名片边缘。摊煎饼的大妈头也不抬,往面糊上撒了把葱花。
桔红色警戒线还缠在巷尾的脚手架上,去年贴的"拆迁通知"被新广告盖住大半。水果摊喇叭里"西瓜两块五一斤"的吆喝声里,能听见有人低声商量着"邻近街巷服务200元起"。穿校服的女孩背着书包匆匆走过,耳机线在夕阳下晃成银色的弧。
五金店王老板蹲在门口修风扇,螺丝刀捅得工具箱哐当响。"西头那家洗衣店改成快递站了,东边修鞋铺变成奶茶店。"他抹了把汗,"就我们这些老住户还记得,以前巷子口晚上多热闹。"
暮色渐浓时,有个穿红裙子的女人站在旧书摊前翻杂志。她脚边趴着的土狗突然叫起来,惊得墙头野猫窜上房梁。书摊老头嘟囔着收起马扎,塑料布哗啦卷起漫天尘埃。
火车站广播隐约飘来,晚班车开始检票了。霓虹灯在潮湿的夜色里晕开,200元一次的招牌在阴影里若隐若现,像枚被磨得光滑的老硬币。环卫工推着垃圾车轧过井盖,咣当声惊起了电线上的麻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