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山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昆山大学城附近有炮楼之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2:16:52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个奇怪的外号

第一次听到“炮楼”这个说法,我还是个刚入学的大一新生。那天在食堂吃饭,听见隔壁桌几个学长聊天:“晚上去炮楼那边吃饭不?”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,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战争片里那些混凝土碉堡的形象,心想这什么情况啊?后来才弄明白,原来他们说的是昆山大学城周边那片商业区。

说实话,这外号起得挺传神的。那片商业区的建筑确实有点特别,几栋高楼挤在一起,外形方方正正的,窗户排列得密密麻麻,远远望去,真有点像军事堡垒。再加上楼下永远人声鼎沸,各种小吃摊、奶茶店、小餐馆灯火通明到深夜,学生们像执行任务似的在那几栋楼之间穿梭,这“炮楼”的称呼就这么叫开了。

昆山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这件事,在学生中间几乎成了共识。你随便拉住一个学生问路,说“炮楼怎么走”,对方保准能给你指得明明白白。要是正经地说出那几栋楼的官方名称,反而没人知道你在讲哪里。

这片区域最热闹的时候是晚上九点以后。下了晚自习的学生们从各个校区涌出来,把“炮楼”里外挤得水泄不通。牛肉面馆门口排着长队,奶茶店的小哥忙得额头冒汗,麻辣烫的雾气混着烤串的香味飘在空中,那场面,啧啧,简直了。

我特别喜欢二楼那家卖鸡蛋灌饼的小摊,老板娘是个东北大姐,特别能唠。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:“您知道这儿为啥叫炮楼吗?”她一边麻利地翻着饼一边笑:“管它叫啥呢,你们学生爱叫啥叫啥,来吃饼就行!”

不过,“炮楼”这地方可不只是吃吃喝喝那么简单。它其实是很多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。楼上有几家小小的自习室,虽然环境简陋,但胜在便宜又营业到很晚。期末考试前,那儿总是坐满了人,只能听见翻书和敲键盘的声音。

还有那些隐藏在居民楼里的舞蹈室、琴房,给有各种爱好的同学提供了练习的地方。我有个同学就在那儿租了个小房间练吉他,虽然隔音不咋地,经常被邻居投诉,但好歹圆了他的音乐梦。

说起来,“炮楼”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。你想打印资料,楼下五毛一张;你想配钥匙,拐角老大爷手艺精湛;你想理发,托尼老师永远热情洋溢;甚至你想租个正装去面试,都能在某个不起眼的小店里找到。

当然啦,这儿的环境确实不敢恭维。楼道有点暗,电梯老是坏,墙上的小广告撕了又贴。但奇怪的是,大家对这儿都有种说不清的亲切感。可能正是因为它的不完美,才显得那么真实,那么有烟火气。

我大四那年,听说“炮楼”可能要拆了重建。消息传开后,朋友圈里一片哀嚎。虽然大家平时总吐槽那儿的环境,但真要说再见了,心里还真不是滋味。那段时间,去“炮楼”的人都格外多,好像要在它消失前,把每个角落都再走一遍。

后来因为各种原因,拆迁的事暂时搁置了。“炮楼”还是那个“炮楼”,照样热热闹闹地迎送着一批又一批学生。但经过这么一遭,大家似乎更懂得珍惜这个地方了。

现在偶尔回学校,我还会特意去“炮楼”转转。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在同样的地方重复着我们当年的故事,突然就明白了,昆山大学城附近有炮楼之称的这片区域,早就不只是几栋旧楼那么简单了。它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记忆,那些熬夜复习的夜晚,那些朋友间的欢声笑语,那些成长中的小确幸,都牢牢地印在了这些斑驳的墙壁里。

有时候我想,也许每个大学旁边都有这么一个地方吧?它可能不豪华,不时尚,甚至有点破旧,但它真实、温暖,充满了生活的质感。对成千上万的学生来说,这里就是他们在异乡的另一个家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