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堰那里有站小巷,姜堰那条有站的小巷
姜堰那里有站小巷
说起姜堰那里有站小巷,很多老城区的居民都会露出会心一笑。这条巷子不宽,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墙面上爬着些斑驳的痕迹。我第一次听说它,还是从一位老辈人口中。他当时眯着眼,用手比划着:“就那儿,姜堰那条有站的小巷,热闹着呢!” 他这么一说,倒让我心里痒痒的,总想找个机会去亲眼看看。
那天下午,阳光正好,我算是特意绕了过去。巷口确实不太起眼,要不是旁边有个小小的公交站牌,很可能就错过了。站牌挺旧了,红漆有些剥落,但“姜堰那里有站小巷”这几个字还算清晰。我心里嘀咕,这名字起得可真够直白的,简直就是把地址本身当成了名字。
往里走几步,感觉立刻就不同了。外头大马路的喧嚣好像被一道无形的墙给挡住了。巷子里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。二楼的阳台上晾着衣服,在风里轻轻晃着;一楼的住户把几盆茉莉花摆在窗沿,白色的花瓣散着淡淡的香。有辆自行车靠墙停着,车筐里还放着没来得及拿上去的蔬菜。这种景象,让人心里莫名地踏实。
再往前走,看见几位老人家坐在自家门口的小板凳上,摇着蒲扇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。他们的语速很慢,声音也不高,混着偶尔传来的自行车铃声,听着特别舒心。旁边有个小卖部,店主是个中年大姐,正低头看着手机,有人来买东西,她才不紧不慢地站起来。这种节奏,跟外面那个恨不得跑起来的世界,完全是两个样。
我站在那儿想,为什么这么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巷,会让人记得住?大概就是因为这份不加修饰的生活本身吧。它没有网红打卡地的精致,也没有商业街的热闹,但它真实。每一个细节,都像是在告诉你:生活,本来就是这个样子。
巷子中段,有几个孩子在玩跳房子的游戏,用粉笔在地上画的格子已经有些模糊了。他们跑着,跳着,笑声脆生生的。看着他们,我忽然觉得,这条巷子像是一个小小的避风港。外面的世界变化再快,这里好像总保留着一点过去的影子,一种不那么着急的从容。
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有些窗户里透出了暖黄色的灯光。空气中开始飘起各家做饭的香味,是那种很家常的炒菜味。我慢慢往外走,回头又看了一眼那个站牌。它静静地立在那里,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,看着巷子里日复一日平凡而温暖的日子。
离开的时候,巷口已经亮起了路灯。柔和的灯光洒在斑驳的墙面上,给这条老巷子添了几分朦胧的美。我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会再来,但我知道,只要我想起姜堰那条有站的小巷,心里就会泛起一种很平静的感觉。那感觉,就像傍晚时分,从某扇窗户里飘出的饭菜香,寻常,却足以慰藉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