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陵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小巷深处150元的情缘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6:28:02 来源:原创内容

乐陵这座小城,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藏在弯弯绕绕的巷子里。那天下午四点半,我刚从老裁缝铺出来,就听见巷口修鞋的老张头扯着嗓子喊:“阿珍,你这双鞋再补可要加钱咯!”顺着声音望过去,青石板路尽头有家挂着蓝布帘的旧书店,门牌模糊得看不清号码,只记得窗台上摆着盆蔫了吧唧的茉莉花。

书店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瘦高个,总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。我第叁次去的时候,他正踩着凳子整理顶层书架,忽然掉下来本《飘》。书页里飘出张泛黄的收据——1993年4月16日,玫瑰影院两张电影票,共计150元。背面有行娟秀的小字:“等巷口的夹竹桃开了,我就跟你走。”

夹竹桃下的约定

老邻居说,当年有个扎麻花辫的姑娘常来借书,总在言情小说区转悠。小伙子每天省下早饭钱,攒了整年才够请她看那场《霸王别姬》。现在书店顶层还收着姑娘没来得及取走的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,扉页夹着干枯的夹竹桃花瓣。这让我想起巷子深处那家理发店,老师傅总哼着《甜蜜蜜》,听说他年轻时也经历过类似的乐陵小巷子里150的爱情。

城南开面馆的刘嫂突然插话:“现在哪还有150块的浪漫?我儿子谈恋爱,看场电影都要两百块。”她攥着抹布擦柜台,油渍顺着台面漫开,像化不开的旧时光。这时有个穿校服的女孩跑进来,小心翼翼地从文具盒倒出堆硬币:“阿姨,要两碗阳春面,我妈妈晚点来付剩下的叁块五。”

斜阳把巷子切成明暗两半,修鞋摊的老张头开始收摊。他木箱最底层压着张同样年份的工资条,基本工资栏印着150。我问起那张电影票的事,他嘿嘿一笑,露出镶金的门牙:“那天我替夜班,让隔壁钢厂的小陈顶了我的白班。”他顿了顿,用锥子敲敲鞋跟,“现在想想,要是没换班,可能就遇不上孩儿他妈了。”

暮色渐浓时,我看见书店老板拎着水壶浇那盆茉莉。巷子深处飘来收音机里嘶哑的老歌,蓝布帘后透出的灯光,把150元的情缘照得朦朦胧胧。或许每座城市都需要这样的角落,让某些数字变成刻在时光里的印记。

第二天清晨,夹竹桃真的开了。粉白的花瓣落在修鞋摊的旧工具箱上,落在面馆蒸腾的热气里,落在书店那本永远等不到主人的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上。老张头哼起不成调的曲子,而我在想,现在要是有人拿着150块站在巷口,能买到什么呢?大概连一束像样的花都买不起吧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