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大连站前小巷风景
大连火车站总是人来人往,拖着行李箱的旅客们行色匆匆,很少有人会往对面多看一眼。可你要是穿过那条车水马龙的马路,拐进站前那些不起眼的小巷里,就会发现自己一下子从现代化的都市,跌进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世界。
巷口第一家是卖茶叶蛋的,那股子五香卤味老远就能闻到。老板娘坐在小马扎上,一边剥着鸡蛋壳,一边和路过的大爷打招呼:“今天这么早去买菜啊?”大爷摆摆手:“孙子今天回来,得多做几个菜。”这样简单的对话,每天都在巷子里上演着。
巷子里的老手艺
再往里走几步,能看见个修鞋摊。老师傅戴着老花镜,手里的锥子在线眼里穿来穿去。他的摊子很小,工具却摆得整整齐齐。旁边的收音机里放着单田芳的评书,咿咿呀呀的,和巷子外的车鸣声形成了奇妙的对比。有位大姐拎着双高跟鞋过来:“师傅,这跟有点松,能加固不?”老师傅接过来看了看:“十分钟就好,你坐这等会儿。”这样的手艺,现在可不多见了。
巷子不宽,两旁的老楼挨得很近。阳台上晾着的衣服在风里轻轻摇摆,有花衬衫,有校服,还有老人穿的棉布裤。叁楼那家的窗台上摆着几盆月季,开得正艳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住过的老街,也是这样密密的,暖暖的,每一扇窗户后面,都是一个家的故事。
快到中午时分,几家小饭馆开始忙碌起来。炒菜的香味从抽油烟机里飘出来,是那种家里常做的青椒肉丝的味道。有家面馆的老板正在门口择菜,看见熟客经过就抬头笑笑:“老样子?一会儿给你送去。”客人点点头,继续往巷子深处走去。这种默契,大概已经维持了好些年。
新旧交织的风景
在这些老房子中间,偶尔会冒出一两家新开的奶茶店。年轻人们捧着五颜六色的饮料进进出出,和旁边下象棋的大爷们形成了有趣的对比。但奇怪的是,这种新旧的碰撞在这里并不突兀,反而让人觉得,这条巷子是有生命的,它在慢慢地跟着时代往前走。
巷尾有家理发店,红色的转灯已经有些褪色。老师傅正在给一位老顾客剪头发,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。这里的椅子还是老式的,墙上的海报也是十年前的款式,但来这儿的人不在乎这些,他们要的就是这种熟悉的感觉。理完发,顾客照着镜子笑了:“还是你剪得最舒服。”
傍晚时分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不是那种刺眼的白光,而是暖黄色的,柔柔地照在青石板上。下班的人骑着电动车小心地穿行,偶尔按一下喇叭,声音也是轻轻的。有户人家的厨房里传来炒菜声,伴随着孩子的笑闹。这个时候的大连站前小巷风景,最有味道——它不像景点那样刻意,就是普普通通的生活,却让人看了心里踏实。
站在巷口往回看,火车站的高楼在暮色中亮起灯火,而这条小巷却沉浸在自己的节奏里。它就像这座城市的一个缩影,既保持着过去的温度,又缓缓迎接着改变。每个走过这里的人,都能在这些细碎的日常里,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