漳州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体验茶韵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5:14:43 来源:原创内容

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,几十个学生正低头摆弄着桌上的茶具。这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,而是漳州某中学周叁下午的常规课程。穿着校服的学生们熟练地温杯、投茶、冲泡,动作虽不完美,却格外认真。

“刚开始觉得泡茶是老人家做的事,”高二学生陈琳边说边轻轻摇晃手中的闻香杯,“但现在每次闻到茶香,整个人都会静下来。”她刚完成一道白芽奇兰的冲泡,琥珀色的茶汤在玻璃公道杯中微微荡漾。

茶香里的改变

这门课刚开设时,不少家长质疑:泡茶能考大学吗?但一学期下来,老师们发现,原来坐不住的学生能安静泡完整套流程,原来急躁的学生学会了等待水温下降。教语文的林老师说:“有一次讲到《红楼梦》里的栊翠庵品茶,学生们立刻联想到自己泡茶的经验,课堂讨论特别热烈。”

教室里,学生们叁叁两两围坐,不时交流冲泡心得。“你的水温太高了”,“我这泡茶汤颜色好像深了点”……这样的对话在茶艺课上时常能听到。负责课程设计的黄老师表示,他们不追求学生成为茶艺大师,而是希望通过茶道培养专注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。

高二年级的王明浩以前总嫌传统文化课枯燥,现在却成了班上的“茶通”。他不仅能分辨漳州本地十几种茶,还主动查找资料研究茶史。“原来我们漳州有这么深厚的茶文化,以前竟然不知道,”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“现在我周末还会陪爷爷去茶庄买茶呢。”

窗外是熟悉的校园操场,窗内是氤氲茶香。这个场景在漳州的多所学校已成为常态。茶艺课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新技能,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。一位学生笑着说,现在家里来客人,他都能露一手泡茶功夫了。

随着课程深入,学生们开始关注更多与茶相关的内容——茶诗、茶画、茶器。语文课上学习苏轼的“从来佳茗似佳人”,学生们会心一笑;历史课上讲到茶马古道,他们踊跃发言。这些变化让老师们惊喜不已,传统文化以这样一种方式自然地融入了学生的生活。

茶香还在教室里飘荡,学生们继续着他们的茶艺练习。或许不久的将来,这些年轻人中就会有人把漳州茶文化带到更远的地方。而此刻,他们正享受着课堂上的每一泡茶,在茶香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