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西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百元左右的鸡西情缘
这事儿得从去年冬天说起。那天我刚从矿务局老楼搬出来,在客运站附近租了个小平房。房东大妈收押金时顺嘴提了句:"这地段好,一百块钱能在这片儿找到爱情哩。"我当时只当是玩笑话,谁曾想后来真遇着了。
巷口修鞋的张师傅是明白人。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一边绱鞋底,一边跟我唠:"现在年轻人谈感情,动不动就是星级餐厅、贵重礼物。要我说啊,在鸡西这地方,真心比啥都强。"他指着斜对面的公交站台,"看见没?那对小年轻,每回见面就揣一百块钱,能去江边溜达整下午。"
一百块能干啥
说实在的,起初我也不信。现在物价这么高,一百块钱够干啥?直到有回我亲眼看见,那姑娘从公交车上跳下来,男孩赶紧把捂在怀里的烤地瓜递过去。两人就站在路边,你一口我一口分着吃,呵出的白气都带着甜味儿。后来我算过账,烤地瓜五块,坐公交来回八块,剩下的钱够去旧书店淘两本连环画——这确实就是百元左右的鸡西情缘。
我开始留意这种特别的相处方式。早市的豆浆油条摊前,常有老夫妇共用一碗豆腐脑;文化宫小剧场,叁十块钱两张票的二人转,能换来整晚的欢声笑语。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,却比那些华丽约会更让人心动。或许在鸡西这座小城,人们更懂得怎么把日子过出滋味来。
后来我也试着实践这种百元约会的理念。记得第一次带她去穆棱河岸边,买了两瓶汽水一包瓜子,坐在石阶上看挖沙船。她说这是来鸡西叁年最舒坦的下午,比吃大餐自在多了。那时夕阳把整个河面染成橘红色,我突然懂了——鸡西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贵的不是价钱,是那份愿意把最普通时光变得特别的心意。
如今我俩还保持着这个传统。每个月总要抽一天,揣张百元钞票在鸡西街头漫无目的地走。有时会发现巷子深处新开了馅饼店,有时会坐在广场长椅上看大爷下棋。这种接地气的浪漫,让我们的感情始终带着这座城市的温度。就像那棵老槐树,不用刻意浇灌,自然就能生根发芽。
前些天又遇见修鞋的张师傅,他笑着说:"咋样?没骗你吧?在鸡西这儿,真心实意比什么都强。"我看着他手边那双修补过无数次的皮鞋,突然觉得,有些东西确实不需要用价钱来衡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