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州300元左右的巷子,孟州叁百余元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0:56:50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条叁百来块的巷子

来孟州之前,就听本地朋友念叨过:“想找点实在的,就去那种三百块左右的巷子转转。” 这话听着有点意思,什么叫“三百块左右的巷子”?是巷子本身值这个价,还是里头的滋味值这个数?心里揣着这点好奇,我决定亲自去走走。

孟州城不算大,老城区的脉络却清晰。穿过几条主干道,拐进一片有些年头的居民区,味道立刻就变了。汽车的喇叭声被甩在身后,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饭菜香,还有老房子墙根处泛起的、带着点潮湿的青苔味儿。我要找的,就是这么一条孟州300元左右的巷子。

它其实没有正式的名字,也不在旅游地图上。巷口支着个修鞋摊,老师傅不紧不慢地敲打着鞋跟,这就是最醒目的地标。往里走,两侧是些低矮的店铺,门脸都不大,有的甚至只挂了个手写的牌子。一家剃头铺子里,老师傅正跟熟客唠着家常,推子嗡嗡作响,时光在这里仿佛都慢了下来。

快到饭点儿,巷子真正活泛起来了。那股子勾人的香气,就是从几家小馆子里弥散开的。我掀开一家饭馆的塑料门帘,老板正系着围裙在门口择菜。菜单就写在墙上的一块小黑板上,字迹有些斑驳。我坐下来,要了份本地特色的炒饼,再加一碗胡辣汤。老板一边应着,一边朝厨房里头吆喝一声。这顿饭吃下来,身上暖和,心里也踏实,结账时一看,果然,没超出那个数。这孟州叁百余元的小巷,名不虚传,花的钱不多,买来的却是地道的本地味儿。

在这里,钱好像更“经花”一些。三十块钱能理个精神抖擞的发,十几块能端走一盆卤得入味的凉菜。巷子深处,还有个卖杂货的阿姨,针头线脑、锅碗瓢盆,应有尽有。我问她一个搪瓷杯多少钱,她笑着摆摆手:“老物件了,给五块钱拿走。” 在这种地方,你感觉不到那种精心包装给游客看的“古镇风情”,这里流动的,是孟州人自己过日子的气息。

我跟卖杂货的阿姨闲聊,问她在这巷子里待了多少年。她想了想,说:“那可长喽,打从我嫁过来就在这儿,看着这巷子变,也没变。” 她说,变的是外头的街,楼越盖越高;没变的是巷子里的人情,还有这让人舒心的价钱。她这话,倒是点醒了我。孟州三百余元的小巷,贵的不是东西,是这份几十年如一日的情谊。

走出巷子,重回车水马龙的大街,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。那条静静的巷子,仿佛城市心跳的一个间歇,一个可以让人喘口气、回回神的地方。它不张扬,甚至有些不起眼,却稳稳地托住了许多普通人的一日叁餐和琐碎生活。这或许就是孟州300元左右的巷子最动人的地方,它让你相信,有些东西,未必需要高昂的代价,也能熨帖人心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