珲春私人工作室品茶,珲春茶室雅集相约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56:54 来源:原创内容

推门走进珲春这家私人工作室时,窗外的雪正扑簌簌落在松枝上。暖气混着茶香扑面而来,把寒冬隔绝在另一个世界。穿棉麻长裙的茶艺师正在烫杯,白瓷盖碗在她手中轻转,像捧着一朵将开未开的玉兰。

“今天喝的是去年收的野生白牡丹。”她递来温过的闻香杯,那股带着蜜韵的花香便顺着鼻腔钻进来。墙角老唱机放着听不懂词的民谣,木格窗外能望见远处俄式建筑尖顶——在珲春这样叁国交界的小城,连茶香都带着异域风情。

茶汤里的时光印记

第二泡茶汤呈浅琥珀色,入口有毫香蜜韵。同桌的茶友老张是本地人,他说这座边境小城就像盖碗里舒展的茶叶,中朝俄叁种文化如同不同水温,慢慢泡出独特的滋味。他讲故事时总爱用手指轻点桌面,仿佛在给话语打拍子。

茶艺师续水时说起件趣事:上周有位韩国客商,原本只是顺路进来避雨,结果喝着茶聊起他在海参崴的见闻,不知不觉坐了整个下午。临走时买了半斤荒野红茶,说要把这股暖意带回釜山。你看,有些相遇就像茶汤第一口的回甘,说不清道不明,但就是让人惦记。

第叁泡开始显出清甜,像咬开多汁的雪梨。我突然想起江南茶室总爱追求极致雅致,反倒失了几分烟火气。而在这里,有人用保温杯自带枸杞来配普洱,也有姑娘带着俄语课本在角落轻声朗读,茶桌成了生活的横切面。

茶席间的奇妙相遇

第四泡时来了位特殊客人——茶艺师养的玳瑁猫跳上空椅,歪头打量茶席上的茶宠。老张笑着把凉了的茶汤倒给小铜猪,那猫竟伸出爪子轻轻碰了碰。我们都笑起来,茶艺师又换上新茶,说是珲春本地茶农按传统工艺做的红乌龙。

这种随性正是私人工作室迷人之处。不像连锁茶庄永远按标准流程操作,这里会根据客人状态调整冲泡手法。就像此刻窗外暮色渐起,她便改用紫砂壶闷泡,说浓醇些的茶汤更配雪夜。

茶壶嘴飘出的白雾在灯下盘旋,恍惚间觉得我们像围坐在驿站的旅人。珲春茶室雅集相约的妙处,大概就是让不同轨迹的人在一盏茶工夫里产生交集。那位总来喝茶的俄罗斯油画商人,最近正跟着茶艺师学中文茶名;而总泡在工作室写生的美院学生,昨天刚用速写换走两包凤凰单丛。

第八泡茶味转淡,泛起竹林似的清幽。老张说起他父亲年轻时挑着茶担走几十里山路的往事,那些对于茶叶的记忆,比任何书籍记载都鲜活。茶艺师安静添了块新炭,火苗在铜壶底跃动成橘色的花。

离开时雪已停,衣领里还沾着茶香。回头望见亮着暖灯的窗户,突然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穿过半座城来喝杯茶——在珲春私人工作室品茶的夜晚,喝下去的不止是茶汤,还有边境小城特有的,那种让人安心的温度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