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陆约附近学生100一次,附近学生约见100一次
这两天刷手机,老看到一个词在眼前晃——“安陆约附近学生100一次”。说真的,第一次瞧见这行字,心里头咯噔一下。这啥意思呢?是家教补习,还是帮忙跑腿?价格倒是挺明确的,就一百块。
我有个表弟在安陆读高中,周末回来吃饭,我顺嘴就问了问他。小伙子一边扒拉着碗里的饭,一边含糊地说:“哥,这你不懂,现在都这样。”我追着问“都哪样”?他放下碗,挠挠头:“就有时候想找人陪着说说话,或者一起去图书馆自习,又不想找熟人,就在网上发个帖子。”
事情没那么简单
听他这么一说,我倒琢磨开了。现在这些孩子,压力是真不小。家里头盼着考个好大学,学校里竞争激烈,心里有话没处说。找个陌生人,花点钱,就为有个能安静陪着的人?这听着有点心酸,但又好像能理解。
不过转念一想,这事儿也得留个心眼。网上啥人都有,哪能随便就信了?“附近学生约见100一次”,万一是骗子呢?我赶紧嘱咐表弟,可别瞎凑这种热闹,真想找人辅导功课,不如正经找个老师。
说起来,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那会儿真是不一样了。我们上学那阵,最多就是瞒着爸妈去网吧打游戏。现在倒好,直接在网上“约附近学生”,还明码标价。社会是变了,人和人的交往方式也变了。
我在安陆的几个家长群里潜水,发现还真有人聊到这个。有个妈妈说,她闺女班上有同学就这么干过,不是为了钱,就是觉得新鲜。结果见了面,俩人就在奶茶店坐了半小时,大眼瞪小眼,不知道该聊啥,最后各自回家了。
这事儿听着有点好笑,但仔细想想,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太孤独了?宁愿在网上找个陌生人,也不愿意跟同桌多聊几句。手机拿在手里,能联系的人越来越多,能说心里话的人反倒少了。
那一百块钱,买的是什么?是一小时的陪伴?还是新鲜感?可能都有吧。但我总觉得,人和人之间的温暖,不该是用钱来计算的。这话听着可能有点老土,但理儿是这么个理儿。
表弟后来跟我说,他们学校其实管得挺严,班主任还在班会上特意说过,不让同学们参与这种“安陆约附近学生”的事。说是为了安全着想,怕出什么意外。
也是,安全最重要。网上虚拟世界,谁知道屏幕那头坐着什么人。年轻人涉世未深,容易吃亏上当。再说了,真要交朋友,学校里那么多同学,操场、图书馆、食堂,哪儿不能认识新朋友?
我写这些,不是要批判什么。就是觉得,这种现象挺有意思的,反映了现在年轻人的某种状态。他们渴望交流,但又有点害怕;想要突破,又不知从何入手。这一百块钱的约见,就像是个安全阀,给了他们一个看似可控的社交尝试。
不过说到底,真正的友情、真诚的交往,哪是能用一百块钱买来的呢?那些最珍贵的回忆,往往都是不花钱的——一起在操场打球流汗,课后讨论题目争得面红耳赤,甚至只是放学路上并肩走的那段路。
也许再过几年,这种“附近学生约见100一次”的现象就消失了,又或者会变成别的形式。但年轻人寻找理解、渴望连接的心,大概永远不会变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