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油同城喝茶上课,江油本地品茶学习交流
最近在江油本地的一个茶友群里,总是看到有人在问“江油同城喝茶上课”相关的事儿。说真的,刚开始我也纳闷,这喝茶就喝茶嘛,怎么还和“上课”扯上关系了?后来经朋友介绍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一次,才发现这和我们平时在家里泡杯茶解渴,完全是两码事。
那天的活动是在一个布置得很雅致的茶空间里。刚一进门,就被那股子淡淡的茶香给包裹住了,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就放松了下来。负责带领我们的老师,并不是那种正襟危坐、满口理论的学究,反而更像是一位懂茶的老朋友。他一边不紧不慢地温着杯子,一边和我们聊起了他第一次接触茶叶的趣事,气氛一下子就活络开了。
不只是喝茶,更是学茶
“咱们今天这个江油本地品茶学习交流,重点不在‘喝’,而在‘品’和‘学’。”老师说着,拿出了几款外形截然不同的茶叶,摆在茶席上。“你们看,这同一片茶园里出来的茶,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,可以是绿茶,也可以是红茶。这里面啊,门道多着呢。”
他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那些高深莫测的专业名词,而是让我们先看、再闻,最后才小口地去尝。我记得特别清楚,当同一款茶叶用不同的水温和冲泡时间呈现出来时,那滋味的变化之大,让我和同桌的几位茶友都惊讶地交换了眼色。原来,以前自己闷头泡茶,好多细节都没注意到,真是把好茶给“委屈”了。
在这个过程中,没有人觉得是在被动地听课。大家随时可以提问,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。旁边一位大姐就说,她在家给孩子泡茶总是嫌苦,今天才明白可能是水温太高了。这种即时的、实用的交流,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特别接地气。
几轮品鉴下来,我的舌头好像也变得“挑剔”了一些。能隐隐约约分辨出茶汤里除了苦和涩之外,那些若有似无的花果香、蜜糖甜。这种细微的体验,是自己一个人对着手机教程琢磨很久都难以获得的。
茶过几巡,大家的话匣子就彻底打开了。不再局限于眼前的这杯茶,开始聊起了各自的生活,江油本地的风土人情,甚至哪里能买到不错的茶具。我忽然觉得,这个“江油同城喝茶上课”的活动,它的核心可能并不仅仅是那几片茶叶。它更像一个纽带,把一群原本互不相识,却都对生活有点小追求、小爱好的人,自然地连接在了一起。在这个空间里,暂时放下了手机和琐事,所有的感官都集中在当下这一杯茶的色、香、味上,这种感觉,真的很治愈。
自那以后,我便时不时地会关注一下这类江油本地品茶学习交流的活动信息。它算不上是什么必须掌握的技能,但确实给我的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小窗。让我在忙碌之余,有了一个能静下心来,和自己、也和一群有趣的人好好相处的小小时光。如果你也在江油,也对茶有点兴趣,或许,也可以去找找看,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