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河口火车站小巷子,临近的火车站小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55:52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条街巷,那些日子

每次从梅河口火车站出来,我都有个习惯,不急着往大路上走,而是先拐进旁边那条熟悉的小巷子。说它是巷子,其实也不算准确,它更像是一条被夹在车站高大建筑和一片老居民楼之间的缝隙,窄窄的,长长的,一眼望不到头。站前广场上总是人来人往,吵吵嚷嚷的,可一踏进这条梅河口火车站小巷子,世界好像就突然安静了下来。

巷子的地面是那种老旧的水泥地,坑坑洼洼的,下雨天总会积起几个小水洼,得小心地跳过去。两旁的墙壁上爬满了斑驳的痕迹,有深绿色的苔藓,有小孩子用粉笔画的歪歪扭扭的图画,还有岁月留下的、说不清道不明的水渍。阳光只能从高高的缝隙里斜射进来,在墙上和地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斑,走在里面,感觉时间都慢了好几拍。

这条巷子,是通往后面那片老居民区的必经之路。与其说它是一条路,不如说它更像一个露天的客厅。常常能看到几位老人,搬着小马扎坐在自家门口,摇着蒲扇,用带着浓浓口音的家乡话聊着天。他们的话题无非是今天的菜价、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,或者就是单纯地坐着,看着偶尔经过的行人。巷子口有个修鞋的大爷,他的工具箱和他脸上的皱纹一样,都刻满了年头。我每次经过,他几乎都在那儿,低着头,专注地对付手里的鞋子,那神情,仿佛在完成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。

走出这条小巷,一转弯,就是那条所谓的“临近的火车站小街”。这里可就热闹多了。小街不宽,但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店。有卖早点包子豆浆的,那股面点和豆子的香气,能从清早一直飘到中午;有开着小超市的,门口总堆着成箱的饮料和促销的卫生纸;还有一家五金店,东西摆得满满当当,几乎要溢到街上来。这里的生意,大多做的是街坊邻里的买卖,老板和顾客都熟络得很,买包烟还能顺便聊上五分钟的天气。

我特别喜欢在傍晚时分来这里逛逛。夕阳的余晖把整条小街染成暖黄色,下班的、放学的、买菜归来的人们,让这里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。不远处,火车站广播里列车到站的声音隐约可闻,与眼前小贩的叫卖声、邻居的招呼声混合在一起,形成一种奇特的交响乐。你瞧,那个煎饼摊前又排起了小队,摊主熟练地摊着面糊,打上鸡蛋,撒上葱花和香菜,最后刷上酱料,一套动作行云流水。排队的人也不急,就耐心地等着,顺便看看街景。

梅河口火车站小巷子和这条小街,它们就像是一对老朋友,一个安静内向,一个热闹外放,共同守护着车站旁这一方小小的天地。大车站代表着远方和离别,是宏大的叙事;而这里,巷子和街道,负责的则是归来和日常,是细碎的、温暖的片段。它们见证了多少人的迎来送往,又聆听了多少生活中的琐碎闲谈呢?

如今,城市发展得快,到处都是高楼大厦,光鲜亮丽。但像这样的角落,却保留着一种难得的、旧旧的味道。它可能不那么整齐,甚至有点杂乱,但它有温度,有呼吸。每次走过,都感觉不像是在路过一个地方,倒像是在翻阅一本厚厚的、写满了故事的旧书。书里的字迹或许已经泛黄,但里面的每一个故事,都真实得触手可及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