偃师上课喝茶辩辩群,偃师教学品茗群聊
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个挺有意思的群名——偃师上课喝茶辩辩群。说实话,第一眼我就被这个标题吸引了,上课怎么还能喝茶呢?这俩事儿搁一块儿,总觉得哪里怪怪的。
抱着好奇心加了群,才发现群里聊的压根不是正经课堂。没有老师点名,也没有作业考试,大伙儿都在聊怎么选茶叶、怎么泡茶。有人晒自己收藏的紫砂壶,有人分享茶山游记,偶尔还会组织线下品茶会。
茶香里的慢生活
群主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哥,大家都叫他老陈。他在群里说过这么一段话:“咱们这个偃师教学品茗群聊,教的不是书本知识,是生活。”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。现在大家整天忙忙碌碌的,能静下心来泡杯茶的时间真的不多。
记得上周末,群里组织视频喝茶。二十多个人开着摄像头,安安静静地泡各自的茶。有人用盖碗,有人用玻璃杯,还有个姑娘用的是挺别致的快客杯。没人说话,就这么看着茶叶在热水里慢慢舒展,时间好像突然慢下来了。
老陈在群里特别强调:“喝茶这事儿急不得。”他说,水沸了要等,茶叶醒了要等,连喝茶都要小口慢饮。这种节奏,跟我们现在习惯的快生活完全是两个路子。
群里有个刚工作的小姑娘说过她的变化。以前她下午必须喝咖啡提神,现在改成泡绿茶,反而觉得精神更好了。“可能是泡茶的过程让我静下来了吧,”她说,“看着茶叶浮浮沉沉,心里那些烦躁也跟着沉淀了。”
我在这个偃师上课喝茶辩辩群里泡了两个月,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“等待”。等水开,等茶凉,等滋味慢慢释放。这种等待不是浪费时间,而是在快节奏生活里给自己留的喘息空间。
现在每天晚上,我都会给自己泡壶茶。不在乎多好的茶叶,就是享受那个过程。烧水、温杯、投茶、注水,每个步骤都慢悠悠的。有时候想想,这个看似普通的偃师教学品茗群聊,教的其实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生活智慧。
群里最近在讨论春天该喝什么茶。有人推荐明前龙井,有人说碧螺春正当时,还有个福建的群友非要请大家尝尝他家的白毫银针。这种毫无压力的交流,反而让人更愿意去尝试和理解不同的茶文化。
老陈昨天在群里发了段话,我觉得特别在理。他说:“茶无贵贱,适口为珍。就像生活,不用跟别人比较,自己觉得舒服最重要。”这句话,大概就是这个群存在的意义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