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密耍学生便宜快餐,哈密学生优惠快餐美食
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的校园美食
穿过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的林荫道,拐进对面那条总飘着香气的巷子,老马家快餐店的红色招牌在午后的阳光里格外显眼。还没到放学时间,店里已经有叁五成群的学生坐着聊天,桌上摆着喝了一半的杏皮水。
老板马叔正往大锅里下拉条子,看见熟客就抬头笑笑:“还是老规矩?过油肉拌面,多给你舀一勺菜。”这家开了十二年的小店,墙上菜单的价格让刚毕业的人看了直呼羡慕——十二块就能吃到满满一盘带肉的拌面,免费加面直到吃饱。这样的价格在别处,怕是连碗清汤牛肉面都买不到。
说起来,哈密耍学生便宜快餐这个市场挺有意思的。学生们每个月生活费就那么多,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,可不容易。学校食堂虽然价格公道,但总有吃腻的时候。于是学校周边这些小店就成了大家的第二食堂。像马叔这样做了十几年学生生意的都明白,要抓住这些年轻顾客的心,光便宜还不够。
“孩子们正在长身体呢,分量要给足。”马叔边擦桌子边说,“去年有个毕业生专门开车回来,就为吃碗我们家的拌面,说在外面再也找不到这个味儿了。”他说着指了指墙上的照片,都是这些年学生留下的合影。这种情分,早就超出了普通买卖关系。
在哈密师范学院后门,情况也差不多。有家叫“小刘快餐”的店铺推出了学生专享套餐,只要出示学生证,八块钱就能吃到一荤两素还送饮料。老板娘刘姐算过账:“我们薄利多销,孩子们口口相传,生意反而更好了。”每到饭点,她家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队,成为校园周边独特的风景线。
这些开在学校周边的快餐店,不知不觉成了学生们大学生活的一部分。考试前的夜晚,一碗热腾腾的炒米粉能给人莫大安慰;社团活动结束后,大家凑在快餐店里边吃边聊,那些笑声好像还留在油腻的桌椅上。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来看老师,总要特意来这些小店坐坐,吃的不仅是味道,更是那段回不去的青春。
当然,便宜不等于将就。这些受欢迎的店铺在食材新鲜度上从不马虎。马叔每天清晨五点就去市场选菜,他说:“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,东西好不好,一吃就知道。”这份用心,学生们是能感受到的。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小店能经年累月地开下去,成为一届届学生共同的记忆。
走在哈密的大街小巷,你会发现几乎每所学校周围都有这样几家物美价廉的快餐店。它们或许装修简单,但总能用最实在的价格,最地道的味道,满足着学子们的胃和心。这些藏在城市角落里的美味,构成了哈密学生生活中最温暖的一抹底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