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丘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附近300元的情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23:21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会儿我刚在任丘站下车,北方的风刮得脸生疼。找了个小旅馆住下,前台大姐操着浓重的口音问:“一个人来的?待几天?”我笑了笑没接话。放下行李出门溜达,巷子口蹲着几个等活儿的民工,烟雾在他们冻红的指尖缭绕。

街角有个卖烤红薯的大爷,我买了俩暖手。他忽然叹了口气:“这年头啊,啥感情都讲个快。前两天还有个小伙子问我,附近有没有那种...叁百块钱的爱情。”我捏着烫手的红薯愣了一下,大爷摇摇头,不再多说。

深夜大排档的偶遇

晚上十点多,我在旅馆附近的大排档吃宵夜。邻桌坐着对男女,看起来不太像情侣。女的不断看手机,男的猛灌啤酒。“就叁百,真不能多了。”男的突然提高音量。女的把手机收进包里,扯出个笑:“行吧,就当交个朋友。”

他们走后,老板过来收拾桌子,嘴里嘟囔:“这月第叁回了。”我忍不住问:“他们这是...”老板抹着桌子:“租的呗。现在有些人啊,回家怕催婚,就租个对象应付爹妈。”他指了指那条昏暗的巷子,“这儿靠近城中村,这种叁百块钱的情感故事,隔叁差五就能撞见。”

这时我才注意到巷子深处有家不起眼的小店,霓虹灯牌缺了个角,写着“缘来相伴”。玻璃门上贴的价目表已经褪色,但还能看清“陪同见家长:300元/次”。

回到旅馆翻来覆去睡不着。想起老家表妹上次打电话,说她同学也干这个,陪人回家吃顿饭,赚一个月生活费。表妹在电话里笑:“哥,现在这时代,感情都能租了。”

另一个叁百块

第二天我去邮局寄东西,看见个农民工打扮的大哥在汇款。柜台工作人员问:“汇多少?”“叁百。”他递过皱巴巴的纸币,“还是这个数,老地址。”

出门时正好又遇见他,蹲在路边啃馒头。我递了根烟,他憨厚地接过去。“给家里寄钱?”他点点头:“每月都寄,雷打不动叁百。媳妇在老家带娃,说多了她舍不得花。”

他掏出手机给我看屏保——个笑出俩酒窝的女人抱着孩子。“跟了我十年,没让她过上好日子。”他把烟头踩灭,“但这叁百块钱的爱情,我得守住了。”

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。同样的数字,在有些人那里是笔交易,在另一些人那儿却是沉甸甸的承诺。

后来在面馆吃晚饭,电视里正放本地新闻。记者采访个摆摊的夫妻,妻子给丈夫擦汗,丈夫把唯一的风扇转向她。记者问坚持下来的秘诀,丈夫挠头笑:“哪有什么秘诀,就是她跟着我吃了太多苦。”妻子嗔怪地拍他一下:“胡说什么呢。”

我突然想起那个汇钱的大哥。这世上的感情啊,有人把它明码标价,有人把它捂在胸口焐着。任丘这地方,让我看见了叁百块钱的两面——一面是生存的无奈,一面是生活的坚守。

离开那天又经过那条巷子,“缘来相伴”的灯牌已经不亮了。倒是看见个老太太推着轮椅上的老伴慢慢走,老头伸手帮她理了理围巾。北方的冬日阳光很淡,落在他们银白的头发上。

火车站还是那么吵,但我好像听懂了这里的某种声音。那些对于叁百块钱的爱情故事,其实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——真心这东西,标价了就贬值,守护着就增值。巷子深处的交易终会散场,而邮局那张叁百块的汇款单,月月都会准时抵达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