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州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晋州品茶选举活动工作坊
这几天路过晋州老城区,总能看到"晋州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"的招牌在巷子口晃悠。说真的,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头时我还愣了半天——这到底是茶馆还是选秀场?直到上周被邻居老王硬拉去参加活动,才见识到其中的门道。
工作室藏在青石板路尽头的四合院里,推开木门就闻到一股茉莉香。穿中式褂子的负责人笑着迎上来:"咱们这儿不搞虚的,就是让大家边喝茶边唠嗑。"
茶香里的热闹事儿
院子东厢房摆着十来张茶台,每位参赛者要在泡茶时讲述自己的故事。穿蓝布衫的李大姐边烫紫砂壶边说:"我这家传的茉莉龙珠,得用85度水转着圈冲。"她手上忙着,嘴里还不停介绍茶经,最后捧出的茶汤确实清亮甘醇。
西边角落的年轻人更潮些,二十出头的小陈直接搬来茶具组合箱。"这是我自己设计的便携茶具,"他说话时眼睛发亮,"现代人忙,但不能亏待舌头不是?"他泡的冷萃铁观音带着果香,引来不少年轻人围观点赞。
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,还得数北面茶席那位头发花白的赵师傅。他全程不说话,只用青瓷盖碗表演茶艺,手腕轻抖间,茶水划出的弧线居然能在半空停留片刻。老王碰碰我胳膊:"瞧见没?这才是真功夫。"
投票方式挺别致
你猜怎么投票?既不是举手也不是写字。每个茶台前摆着叁种颜色的陶制茶叶罐,喜欢的就往里投竹签。红罐代表茶品好,蓝罐看重故事性,黄罐是认可创新意识。我转了好几圈,手里叁根竹签愣是没舍得全投出去。
负责收竹签的姑娘告诉我:"晋州品茶选举活动工作坊最看重的就是这份认真劲儿。上次有位老师傅因为少收两根竹签,特意追到巷子口还给人家。"
临走时我发现赵师傅的茶席前排起长队,他依然沉默地注水、出汤,但每个人接过茶杯时都会微微点头。老王凑过来嘀咕:"听说这已经是第叁届了,去年优胜者的茶现在成了咱们这儿特产呢。"
暮色渐浓时,院里的灯笼都亮了起来。竹签计数器的叮当声混着茶香飘出老远,我突然觉得,或许这就是晋州人特有的生活仪式。那些在茶汤里流淌的故事,比任何选票都更能连接彼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