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资阳品茶评选活动工作坊
要说最近咱们资阳城里什么话题最热,那非得提提街头巷尾都在聊的喝茶评选活动了。前两天路过城南老街区,发现原来那家卖茶叶的铺子悄悄换了招牌,"资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"几个大字格外醒目。隔着玻璃窗往里瞧,几位老师傅正围着茶台忙活,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。
推门进去打听才知道,这是要办个全民参与的品茶盛会。穿着棉麻褂子的主理人给我递来一杯刚沏好的茉莉花茶,笑着说:"咱们这儿的规矩简单,不管你是种茶的行家还是喝茶的新手,只要舌头尝得出好赖,都能来当评委。"瓷杯里的茶汤清亮,花香沁人,倒是让我对这个活动提起了兴趣。
茶香里的老手艺与新玩法
顺着青石板路往巷子深处走,拐角处又看见"资阳品茶评选活动工作坊"的灯箱。这处场地更宽敞些,七八张茶台摆得错落有致,每张台子前都围着叁五个街坊。穿藏蓝色布衣的茶艺师小王告诉我,他们这儿每天要试喝二十多种本地茶叶,从清晨五点的头采茶到午后采摘的黄金叶,都要经过层层筛选。
说来挺有意思,我原本以为这种评选会很严肃,没想到现场气氛活络得很。有位满头银发的奶奶端着茶盏细品,突然眼睛一亮:"这味道让我想起年轻时在茶山干活的日子。"旁边戴眼镜的年轻人接话:"我倒是觉得这款茶的回甘特别适合配着夜宵。"听到这儿我忍不住笑了,看来品茶这件事,既藏着岁月的记忆,也装着当下的生活。
工作室的负责人老陈捻着茶梗跟我闲聊:"其实啊,好茶就像好曲子,得让懂行和不懂行的都听着舒服。"他指着墙上的评选标准解释道,"我们不光看茶叶的品相,更要看它能不能融入平常人家的日常生活。"这话说得在理,毕竟再名贵的茶叶,最终还是要落在寻常百姓的茶壶里。
这几天看着参赛的茶样越来越多,从传统的茉莉花茶到创新的柑橘红茶,琳琅满目地摆满了整面展示墙。偶尔能看到茶农带着自家新炒的茶叶匆匆赶来,裤脚还沾着山间的露水。也有年轻的白领下班后顺道过来,用手机拍下投票流程发到朋友圈。这种新老交融的场景,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资阳的茶文化正在悄然生长。
夜幕降临时分,工作室里依然灯火通明。茶香萦绕中,不同年龄、不同背景的人们因为同样的爱好聚在一起,用最朴素的味觉体验,诉说着各自与茶的故事。或许这正是评选活动最动人的地方——它不仅是在寻找好茶,更是在连接人与人之间那些温暖的情感纽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