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会所说的93是做什么,泉州会93的含义是什么
泉州会所说的93是做什么?这个问题最近在不少老乡群里传开了。第一次听到这个数字组合时,我也愣了下——这听起来像暗号似的,到底藏着什么门道呢?
说起来,这个“93”还真不是随便编的数字。在泉州本地人的语境里,它其实代表着农历九月初叁这个特殊的日子。你可能要问了,一个普通日期有什么特别的?这就要提到闽南地区独特的民俗传统了。
93背后的民俗渊源
在泉州,农历九月初叁恰逢几个重要民间节气的交汇点。老辈人常说“九月初叁,祭祖又祈福”,这个日子既连接着秋收的喜悦,又承载着对来年的期盼。不少村落会在这天举办“摆桌”活动,家家户户把丰收的果实摆在门前供品桌上,那场面真是热闹极了。
记得去年在晋江某个村落,我亲眼见识了九十叁当天的盛况。清晨六点,鞭炮声就此起彼伏,村民们抬着当地保护神的神轿巡游,队伍能绕整个村子走叁圈。带头的老人告诉我,这个习俗传到今天少说也有两百多年了。
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清楚,其实“做93”这个说法在二叁十年前特别流行。那时候物资不丰富,每到九月初叁,家家都要准备特定的糕点。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种用糯米粉做的“九重粿”,要一层层地蒸,特别费功夫。现在会做这种传统点心的人越来越少了。
当代的93活动
如今的93活动倒是与时俱进啦。除了保留核心的祭祀环节,更多变成了联络乡情的聚会。去年我在丰泽区看到,社区把93活动办成了闽南文化体验日,既有高甲戏表演,还有民俗手作坊。年轻人拿着手机拍个不停,把传统仪式晒到朋友圈,让这个老习俗焕发了新活力。
有意思的是,现在很多泉州商会也把93这个日子用起来了。去年深圳的泉州商会就在农历九月初叁举办了联谊会,当天到场的有叁百多人。负责组织的陈先生说,选这个日子就是要让大家记住家乡的根。那天活动现场还视频连线了泉州老家的民俗活动,让在外的游子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气氛。
不过要注意的是,不同乡镇过93的方式会有细微差别。比如惠安沿海的村子侧重祭海神,而安溪内陆的村落则更注重祭祖。要是把这个日子统一理解可就闹笑话了。
随着时代变迁,93活动的形式还在不断创新。去年我听说有乡镇搞了线上直播,让没法回乡的人也能参与进来。这个做法特别受欢迎,直播时段最多同时有上万人观看。看来啊,传统民俗只要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,依然能在新时代焕发生机。
说到这里,你可能已经明白泉州会所说的93是做什么了。它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,也是情感联结的纽带。就像一位老泉州说的:“记住93,就是记住咱们从哪里来。”这个简单的数字组合,承载的可是沉甸甸的乡愁和文化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