茂名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小巷深处150元的情缘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19:50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盏昏黄的路灯

茂名这条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个人侧身而过。墙角的青苔湿漉漉的,老房子的木窗半开着,晾衣绳上挂着洗得发白的衬衫。我就是在这样一条巷子里,第一次听说“150块的爱情”。

巷口修鞋的老陈头说起这事时,手里的锤子顿了顿。“你说阿珍啊?她在这巷子住了叁十年喽。”他指了指尽头那扇褪色的蓝木门,“以前每到月底,她总会揣着皱巴巴的一百五十块钱,去菜市场买肉。回来时就坐在门槛上摘菜,嘴角带笑。”

我好奇地问过邻居才知道,原来叁十年前,阿珍的丈夫生病卧床,家里穷得揭不开锅。有个卖猪肉的师傅,每次都会在她买最便宜的猪油渣时,悄悄在油纸包里塞进两斤好肉,却只收一百五十块——那是当时她仅有的买菜钱。

“这事谁都知道,就阿珍自己以为藏得住。”隔壁阿婆一边剥着豆角一边说,“她总跟我们炫耀,说 market 那个师傅不会算账,每次都给多称。”说着,阿婆的眼睛眯成一条缝,“其实啊,那师傅年轻时追过阿珍,后来她嫁人了,他就一直在市场卖肉。”

蓝木门后的日子

有一天下午,我正好撞见阿珍阿姨坐在门口缝补衣服。她银白的头发在夕阳里泛着光,针线在指间穿梭得依然利索。“阿姨,听说您在这住很久了?”我蹲在旁边问道。

“可不是嘛,”她抬头笑了笑,眼角的皱纹像绽开的菊花,“我家那口子走的那年,这棵榕树才碗口粗。”她指了指巷子中央那棵如今要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树。

我鼓起勇气问起了那个传说。阿珍阿姨的手停住了,针尖在阳光下闪了一下。“你都听说啦?”她轻轻叹了口气,“那一百五十块钱啊,其实我早就知道。有一次我称了称,足足多了一斤二两呢。”

那为什么不说破?她笑着摇摇头:“人活一张脸啊。老李师傅是好意,我不能戳穿。后来我家条件好了,我还是每月去他那买一次肉,还是一百五十块。这成了我们之间的默契。”

如今巷子面临拆迁,这些故事很快就要消失在推土机下了。但阿珍阿姨说,有些东西是拆不掉的。“就像巷子深处那份情谊,看起来是150元的情缘,实际上是一辈子的牵挂。”

昨天路过时,我看见阿珍阿姨提着菜篮子从巷子深处走来。她说老李师傅的肉铺也要拆了,这是最后一次去买肉。篮子里依然是用油纸包好的猪肉,而她递过去的,还是一张折迭得整整齐齐的一百五十元钱。

两个白发苍苍的人,在市场角落里相视一笑。这一笑,就是叁十年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