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节飞虫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,微信扫码获取本地生活服务
在家门口发现的生活小帮手
前两天路过小区便利店,看见老板娘正指导一位大爷用手机扫门口的二维码。"您扫这个,今天超市的鸡蛋折扣就能直接领券啦",大爷举着手机恍然大悟的表情让我忍不住停下脚步。凑近一看,蓝底白字的展板上印着"毕节飞虫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"几个大字,下面还有蔬菜配送、家电维修、求职招聘等十多项服务清单。
这倒让我想起上周家里水管漏水的事。当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,水阀关不紧让我急得团团转。物业下班了,翻遍通讯录也找不到熟悉的维修师傅。正发愁时,邻居在业主群发了张二维码图片:"试试这个本地服务号,上次我家下水道堵了就是通过它找的人"。将信将疑地扫码进入页面,选择"水电维修"类别后,系统立即推荐了叁位附近的师傅。从下单到师傅上门修理,前后不到四十分钟就解决了问题。
现在这种微信扫码获取本地生活服务的模式,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。以前需要下载好几个础笔笔才能完成的事情,现在打开微信扫一扫就能搞定。像我这样记性不太好的人,再也不用担心手机里装太多应用占内存了。最重要的是这些服务都来自本地,沟通起来特别顺畅,不会出现外地客服听不懂具体地址的情况。
最近发现连社区卫生院都加入了这项服务。昨天带孩子打疫苗,护士指着宣传栏上的二维码说:"下次可以先扫码预约时间段,不用大清早来排队了"。果然今天试了试,选择时间段后还能看到当前排队人数,确实省时省力。这种接地气的服务设计,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带孩子的家长。
菜市场里卖菜的李大姐也学会了这套方法。她在摊位前立了个小牌子,让顾客扫码加入蔬菜团购群。现在每天下午她在群里发次日的新鲜蔬菜清单,顾客直接下单,第二天路过时顺便取货就行。"既方便了老主顾,又减少了蔬菜损耗",李大姐边称重边笑着说。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,让街坊邻居之间的连接更紧密了。
当然刚开始接触时,很多人都会有点犹豫。我家对门的张阿姨最初特别抗拒扫码,总觉得不安全。后来社区工作人员在活动现场手把手教她操作,现在她不仅会用二维码收快递,还经常在社区服务群里分享烹饪心得。上个月她家阳台的花草生虫,就是在服务平台上找到本地的园艺师傅上门解决的。
现在走在毕节街头,超市、公交站、社区公告栏都能看到这些服务二维码。有时候朋友问起附近有没有靠谱的理发店,我都会建议他们先扫个码看看本地商户评价。这种即扫即用的方式,既不用安装新软件,又能快速获取周边服务信息,确实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好帮手。
前两天路过那家便利店,发现展板上又新增了宠物寄养和家教服务。老板娘笑着说这是根据大家的需求陆续添加的。看来这个微信扫码获取本地生活服务的平台,正在悄悄改变着我们与这座城市互动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