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津品茶上课,河津茶艺学习体验
推开茶室木门,暖黄灯光下已经坐了五六人。老师是个挽着发髻的阿姨,正往茶则里拨弄茶叶,那动作轻柔得像在给婴儿整理被角。"咱们今天不讲课,"她抬头笑笑,"就随便喝喝茶,聊聊天。"
青瓷盖碗传到手里时还烫着,得用叁根手指虚虚托住。照老师说的先闻干茶香,竟闻到炒米和奶糖的甜香,跟平时玻璃杯里泡的完全两码事。注水时要沿杯壁慢慢绕,看茶叶在水中舒展,像某种慢镜头里的舞蹈。
茶杯里的山水画
第二泡时茶汤变成浅金色。老师让我们含一口茶在嘴里,用舌头轻轻搅动。"是不是尝出叁种味道?"她眼睛弯弯的,"前调是兰花香,中间带点蜜味,最后喉头还有丝清凉。"还真是,同一口茶能在口腔里变出这么多花样。邻座的大姐突然说:"这茶让我想起老家后山的春天。"原来滋味真能通着记忆。
聊起为什么要来学茶艺,答案五花八门。穿格子衫的滨罢男说被女朋友拖来的,结果自己比谁都认真做笔记。退休教师说终于有时间拾起年轻时的爱好。而我呢?可能就是想找个地方,让生活慢下来那么一点点。
老师演示茶巾折迭手法时特别有意思。她坚持不用电水壶,偏要用小炭炉烧水。"等水沸的工夫,刚好说说话。"炭火噼啪作响,水汽袅袅升起,时间突然变得很柔软。想起古人说"寒夜客来茶当酒",大概就是这样的意境吧。
茶香连接的人情味
练习冲泡时我手抖得厉害,水流忽大忽小。老师过来扶着我的手腕:"别紧张,茶感知得到你的心情。"她讲起有个学生每次泡茶前都要静坐叁分钟,后来他泡的茶特别柔润。这让我想起中医老师说过,抓药时带着善意,药效都会更好。
茶点上来得正是时候,配着第叁泡的茶正好。老师说起她十年前开始学茶的缘由,竟是因为失眠。"那时候整夜睡不着,后来发现睡前认真泡壶茶,反而能睡安稳了。"她说茶道教的不是技术,是"安住当下的能力"。
临走时每人都分到一小包茶叶。"回去不用太讲究,盖碗茶杯都行。重要的是泡茶时的那份心意。"我捧着那包茶叶走在夜色里,突然觉得这个夜晚很饱满。倒不是说学会了多厉害的技巧,而是终于明白,原来认真对待一杯茶,就是认真对待生活。
后来我真的养成了每晚泡茶的习惯。有时就是用普通的马克杯,但一定会专心看着茶叶沉浮,感受那股暖流从喉咙滑到胃里。这个河津茶艺学习体验给我的,不只是一门手艺,更像是在快节奏生活里找到的呼吸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