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龙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合龙品茶大选海选工作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1:46:18 来源:原创内容

和龙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这个名号第一次听朋友提起时,我还以为是个什么神秘组织。直到走进他们那座藏在老城区巷子里的青砖小楼,才明白这地方真的在认认真真搞茶。

推开门就能闻到空气中浮动的茶香,像是把整个春天都收进了这方天地。工作室负责人老陈穿着亚麻衬衫,正弯腰调整博古架上的紫砂壶。他转头看见我,笑着招手:“来得正好,炭火刚沸,尝尝今年的头采龙井。”

茶汤里的功夫

“很多人觉得我们名字奇怪,”老陈边烫茶杯边说,“其实‘大选海选’就是我们对茶叶的筛选标准。”他打开身旁的锡罐,里面分门别类放着不同产区的毛茶,“每批茶都要经过五轮品评,像选秀一样挑出最出色的那批。”我接过他递来的茶杯,茶汤清亮,入口鲜爽,确实和普通茶庄的滋味不同。

坐在我们对面的李姐是工作室常客,她捧着建盏笑道:“老陈他们挑茶太严格了。上次我想走关系提前订两斤狮峰龙井,他愣是说要等全部样品盲评完。”窗外的阳光透过竹帘,在她杯中的茶汤上投下细碎金光。

另一个“合龙”的故事

说起城东那家合龙品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老陈倒是不介意:“那是表妹开的,我们常互相寄茶样。她主攻岩茶,我专注绿茶,算是互补。”他翻出手机里的照片给我看,两个工作室上周还联合举办了茶会,“现在很多人分不清我们,其实挺好,说明大家都记住‘大选海选’这个标准了。”

茶桌旁有个特别的玻璃柜,里面整齐排列着贴有标签的茶样。老陈说这是他们的“茶样档案馆”,记录着每季茶叶的变化。“去年干旱,今年雨水多,同样的茶树出来的香气完全两样。做茶这件事,急不得。”

正准备续水时,有个年轻人提着茶箱匆匆进来,说是武夷山刚寄来的肉桂。老陈小心地打开包装,取出一小撮放在茶荷里仔细端详,又凑近闻了闻:“这批料子不错,不过要等退火后再评。”转身对学徒交代,“先登记入库,下周安排品鉴会。”

墙上的时钟指向下午四点,阳光斜照在那些温润的茶具上。我又要了杯他们珍藏的白茶,滋味甘醇,喉韵绵长。老陈说这是五年前收的荒野银针,现在喝正当好。“茶就像人,要在合适的时间相遇。”

离开时已是暮色四合,巷口飘着炊烟的味道。回头望去,工作室的灯笼刚刚点亮,暖黄的光晕染在青石板上。忽然明白,在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,总有些人愿意慢下来,守护着那些需要时间沉淀的美好。就像杯中徐徐展开的茶叶,每个步骤都急不得,每道滋味都值得等待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