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阳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,微信附近的人两小时一百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18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刷手机的时候,老看到一个挺扎眼的话题——当阳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。这事儿说来也巧,上周叁晚上九点多,我表弟突然发来截屏:“哥,你看这啥情况?”屏幕上明晃晃写着“微信附近的人两小时一百元”,后面还跟着个捂脸的表情。

我第一反应是:现在的人都这么直接了吗??记得前几年附近的人功能刚火那阵子,大多是年轻人找聊伴,或是微商发广告。现在倒好,直接标价了。表弟在当阳新城区的网吧上班,他说最近半夜常能刷到这类动态,头像多是模糊的侧影,配文简单粗暴,像菜市场标价牌。

藏在手机背后的生意经

我家楼下开便利店的老张倒是见怪不怪。他边整理货架边说:“这不算新鲜事儿了,去年就有人在附近的人里卖水果,说是两小时送货上门。”他掏出手机划拉几下,“你看现在更离谱,有代写作业的、陪打游戏的,连代吵架服务都有。”老张笑着说现在的人真会把时间变现,不过这种100元俩小时的局,他劝年轻人别轻易往里跳。

我邻居陈阿姨为这个愁得不行。她女儿刚上大专,最近总抱着手机到凌晨。有次陈阿姨偶然瞥见聊天界面,对方正发来“微信附近的人两小时一百元”的邀约。虽然女儿当场拒绝了,但陈阿姨还是后怕:“现在孩子零花钱不多,万一被诱惑了怎么办?”她后来给女儿手机装了管控软件,但总觉得防不胜防。

其实细想下来,这种明码标价的现象背后,藏着不少年轻人的焦虑。我认识的快递小哥小刘说过,他送餐时常见到独自吃外卖的年轻人:“有时候他们宁可花100块找人陪聊天,也不愿找熟人。”他说有次送奶茶到公寓,开门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,屋里还坐着个陌生男生,两人全程各玩各的手机——后来才知道是付费陪伴服务。

那些被重新定义的距离

当阳老城区的吴大叔对此直摇头。他在巷口修了二十年自行车,说从前街坊邻居搬个小马扎坐树下就能聊整晚,现在年轻人却要花钱买陪伴。“我闺女在深圳工作,上次回来教我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,我看着那些花里胡哨的动态就在想,这世上最远的距离,怕是就在手机屏幕的两头。”

不过也有正经利用这个功能的。我家对面理发店的托尼老师,就在附近的人里发发型作品,还真带来不少客户。但他特意把价格表做得清清楚楚,拒绝任何模糊表述。“得让客人知道你是做什么的,”他甩着剪刀说,“那些写着100元俩小时的,十个有九个要出问题。”

昨晚下雨,我叫了辆网约车。司机师傅听说我在写这个话题,等红灯时转过头:“上个月载过个小伙子,路上不停看微信附近的人。后来他嘀咕说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付100块了——他在城里打工叁年,连个能一起吃夜宵的人都找不到。”师傅说着摇下车窗,雨丝飘进来,“他说那天是他生日。”

或许我们都该想想,当陪伴变成可以标价的商品,当附近的人需要明码标价两小时一百元,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,又在寻找什么。就像此刻我写完这些字,窗外夜已深,微信图标上的红点依然闪烁,而真正想拨通的号码,却始终没有按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