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冈山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邻近学子百人叁小时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50:13 来源:原创内容

井冈山的清晨总是带着几分清冽,山风穿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。就在这片红色土地附近,一支由百余名学生组成的队伍正整装待发。他们要在叁小时内完成一项特别的任务——不是传统的课堂学习,而是一次行走中的实践课。

带队的老陈是本地人,他指着蜿蜒的山路说:"咱们这次不走马观花,要像当年红军挑粮那样,实实在在地走一段路。"学生们背着简易行囊,叁两人一组沿着青石板路前行。起初还有人说说笑笑,没过多久就只剩下喘气声和脚步声。

山道上的发现

半山腰处,一个女生突然蹲下身来:"你们看,这石阶上的凹痕好深啊。"旁边当地向导接过话茬:"这可是当年的挑粮道,这些痕迹都是竹扁担磨出来的。"队伍顿时安静下来,有人伸手抚摸那些光滑的凹陷,仿佛能触碰到历史的温度。

继续往上走,不时能看到散落的红军标语石刻。虽然字迹有些模糊,但"星星之火可以燎原"几个大字依然清晰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扶了扶镜框,若有所思:"原来书本上的历史就藏在山野之间啊。"

快到山顶时,突然下起细雨。学生们互相搀扶着,在湿滑的石阶上艰难前行。这时不知谁起了个头,大家开始唱起红歌来。歌声在山谷间回荡,雨幕中的身影仿佛与历史重迭。

意外的收获

下山路上,同学们在老乡家里歇脚。有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在编竹筐,看到这么多年轻人,乐呵呵地招呼大家坐下。老人说:"我爷爷那辈给红军送过粮,我父亲参加过儿童团。现在看到你们这些娃娃来走红军路,真好。"

几个学生围坐在老人身边,听他讲述那些课本上没有的故事。说到动情处,老人的眼睛里闪着光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悄悄抹了抹眼角,她后来在心得里写道:"这一刻突然明白了什么叫传承。"

返程的大巴车上格外安静。不少同学靠着车窗睡着了,手里还攥着路上采的野花。带队老师看着这群年轻人,轻声对同事说:"这一趟走得值。有些教育,确实要在课堂外完成。"

回到学校已是傍晚,晚霞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。学生们的朋友圈陆续更新着今天的见闻,有人晒出磨破的鞋底,有人分享和老乡的合影。虽然每个人都累得够呛,但眼神里都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。

宿管阿姨注意到,平时吵吵闹闹的楼道今晚特别安静。她好奇地推开一扇虚掩的房门,看到几个女生正凑在一起整理照片。"阿姨您看,"一个姑娘指着手机屏幕,"这是我们今天走的红军路,足足走了叁小时呢!"照片上,蜿蜒的山路像一条纽带,连接着过去与现在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