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井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品茶评选活动初选工作坊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34:15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路过西湖边的老巷子,总能看到些有意思的招牌。其中有一块墨色木牌上用楷书写着"龙井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",旁边还贴着张红纸,仔细一看竟是"品茶评选活动初选工作坊"的招募告示。这名字起得可真新鲜,喝茶居然还能搞海选?我怀着几分好奇推开了那扇斑驳的木门。

工作室里坐着位穿棉麻衫的老师傅,他正在给玻璃杯预热。见我来访,他笑着指了指墙边的茶叶罐:"咱们这儿不卖茶,只评茶。就像唱歌比赛要海选,好茶也得经过层层筛选。"

茶叶界的民间选拔

老师傅说,现在很多茶友都抱怨买不到地道的龙井。市场上的茶叶良莠不齐,这才萌生了办"茶叶大选"的念头。他们这个龙井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说白了就是个民间鉴茶组织。每年清明前后,茶农们会送来自家新炒的茶叶,由老茶客们盲测评级。

"您瞧这套茶具,"他转身取出五只白瓷杯,"每款茶都要经过叁轮冲泡。头泡看形,二泡闻香,叁泡品味。"说着他往杯中注入热水,茶叶在杯里舒展开来,像在跳一支无声的舞蹈。

我凑近细看,其中一杯的茶叶形态特别饱满,嫩绿中带着鹅黄。老师傅点点头:"这就是典型的狮峰山龙井,叶片肥壮,带'糙米色'。不过现在下结论还太早,得好坏都得等品过叁巡再说。"

这时候陆续来了几位茶友,大家围坐在长条茶桌前。有人带着自备的品茗杯,有人拿着笔记本,倒真有些评选委员的架势。

舌尖上的微妙较量

第二轮冲泡时,满室已是茶香氤氲。有位戴眼镜的年轻人眯着眼细嗅:"这款有豆花香,但火工稍重。"旁边的大姐接过话头:"我倒是觉得第叁款的回甘更持久。"

老师傅示意大家安静,将第叁泡茶汤分入品茗杯。我学着他们的样子小口啜饮,最先入口的是淡淡的涩,随即化作清甜,喉间仿佛流过山泉。确实有几款的滋味特别立体,先是花香打头阵,接着果香慢慢浮现,最后留下甘甜的余韵。

"好茶就像好歌,"老师傅擦拭着茶海,"不仅要开头惊艳,更要有余音绕梁的韵味。我们办这个品茶评选活动初选工作坊,就是要找出那些能让人回味的好茶。"

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,室内只剩下品茶时轻微的啜饮声。大家都在认真记录每款茶的特点,有人还在评分表上画起了曲线图,标注香气的层次变化。

看着这幅场景,我突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祖父去茶山的情形。那时茶农们会把新茶装在竹篓里,请老茶人"评头论足"。如今这种传统以新的形式在都市里延续,倒是件挺美好的事。

临近黄昏时,初评结果出来了。有位茶农送来的茶叶获得了最高分,他搓着手憨笑:"今年春天气候好,茶园半个月没打农药。"老师傅把评分表仔细收进文件夹,转头对我说:"下周还要复赛,得用虎跑泉的水再试一遍。"

走出工作室时,晚风送来隐约的茶香。这条老巷每天经过无数游客,很少有人知道里头藏着个"茶叶选拔赛场"。或许在每个城市的角落,都存在着这样专注而专业的空间,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传统的味道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