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安400块钱叁小时,永安叁小时四百元体验
最近朋友圈总有人在讨论“永安400块钱叁小时”的事儿,说实话,头回听说时我也纳闷——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法?直到上周末亲自试了试“永安叁小时四百元体验”,才算是摸着了点儿门道。
那天下午两点,我按导航找到藏在老城区梧桐树下的门店。原以为这个价位会是富丽堂皇的架势,没想到门脸格外素净。穿亚麻衫的接待员笑着递来温毛巾,说话声像午后穿过叶隙的风:“您就当是回自己家歇个脚。”
这叁个小时里究竟能做些什么
跟着她穿过竹帘,瞬间被茶香包裹。原来这四百元包含茶道体验、肩颈调理和足部护理整套服务。老师傅的手指刚搭上肩膀,我就忍不住“嚯”地感叹——这手法确实老道,每处酸胀的肌肉都被精准拿捏。他乐呵呵地接话:“现代人这儿都僵着,得慢慢化开。”说着手下力道又调整几分,像在弹奏看不见的琴弦。
等候区的陈设也透着巧思。榆木架上摆着各地收来的陶器,每件都贴着手写标签。翻着本土风物志,抿着今年新焙的凤凰单丛,忽然觉得时光慢了下来。窗外电车叮当驶过,里屋偶尔传来陶壶煮水的咕嘟声,竟比手机里那些白噪音疗愈得多。
最让我意外的是足疗环节。原本以为就是普通泡脚,没想到木桶里漂着十来种药材,护理师边调整水温边解释:“春天要配艾叶透湿气,夏天换薄荷通窍。”她按压足底时忽然笑起来:“您这走路姿势是不是有点偏右?”我愣住——上周刚觉得右鞋底磨损特别快。
离店时天色将晚,店员往我手里塞了个油纸包:“自家烘的陈皮,泡水喝顺气。”走在华灯初起的街道上,突然意识到这叁个小时竟没看过手机。这份“永安400块钱叁小时”的体验,买来的不是服务,而是段完整属于自个儿的时间。现在城里人最缺的,不就是这种能安心发呆的缝隙么?
路过商场尝贰顿屏下拥挤的人潮,不禁想起护理师那句闲聊:“来我们这的客人,出门时脚步都比进来时轻半拍。”现在算是懂了,所谓“永安叁小时四百元体验”,贵的不是项目,是那份把时光细细揉碎的奢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