鞍山大学生随叫随到手机号,鞍山学子随时联系通讯方式
这几天朋友圈里总能看到大家在讨论找兼职或者临时帮忙的事儿,特别是咱们鞍山的大学生群体。有人半开玩笑地说,要是有个“鞍山大学生随叫随到手机号”就好了,遇到急事随时能联系到靠谱的同学。
说实话,这个想法挺实在的。现在大学生课程安排弹性大,不少同学都愿意利用空闲时间做点兼职。上周我表妹急着找两个同学帮忙布置婚礼场地,在群里一问,立马有叁个美术系的同学响应,其中一个还特意调了课过来帮忙。
随时联系带来的可能性
这种随叫随到的模式,其实挺符合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节奏。比如商家临时需要促销人员,或者社区需要志愿者,大学生都是很不错的选择。他们学习能力强,沟通起来也顺畅。我认识的一个奶茶店老板就说,他更愿意找附近的大学生来做兼职,排班灵活,而且学生们都很珍惜工作机会。
不过啊,这种即时的联系方式也需要双方都靠谱。大学生们得守时守信,而需要帮忙的一方也要提前把工作内容和报酬说清楚。这样建立起互信,下次再有需要时,双方合作起来就更顺畅了。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上学期期末的事。图书馆管理员临时需要几个同学帮忙整理书籍,在学生群里发消息后,不到半小时就来了七八个同学。大家一边整理一边聊天,效率特别高,不到两小时就把积压的书籍都归类上架了。
现在很多院系都有自己的联络群,辅导员也支持同学们互相帮助。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,不仅解决了临时性的人力需求,也让同学们多了实践的机会。毕竟,在校期间多接触社会,对将来就业也有帮助。
当然了,随叫随到不意味着24小时待命。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学业要完成,这就需要双方互相理解。最好是提前沟通,把时间安排得更合理些。比如提前一天约定,或者固定某几个时间段,这样大家都方便。
最近我还注意到,有些同学自发组织了服务小组,专门承接校内外的一些临时工作。这样既方便了需要帮助的人,也给自己创造了勤工俭学的机会。这种自发的组织形式,说不定会成为校园里的一道新风景呢。
说到底,这种灵活的联络方式之所以能流行起来,是因为它满足了现实需求。既能及时解决临时性的人力需求,又能让同学们获得实践机会,可以说是双赢。不过关键还是要建立起规范的对接方式,让双方都能放心合作。
看着校园里步履匆匆的同学们,我总觉得他们身上蕴含着无限可能。只要搭建好合适的平台,相信鞍山学子们能展现出更多的才华和能力。毕竟,青春最美好的不就是这种随时随地准备出发的劲头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