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州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,柳州茗茶叁小时畅饮体验
走进这家茶室时,墙上老式挂钟正好指向下午两点。穿棉麻裙的茶艺师正在给紫砂壶预热,蒸腾的水雾里,她抬头笑了笑:"叁位小时,茶单上任选。"
白瓷壶里先投了金骏眉,琥珀色的茶汤在公道杯里转圈。朋友老陈咂摸着嘴:"这价钱在外面也就买两泡顶级茶叶,现在能喝遍八大名茶?"茶艺师用茶夹翻动着温热的品茗杯,手腕轻轻一转:"我们老板自己包了茶山,省去中间商而已。"
茶香里的慢时光
第二泡换了凤凰单丛,蜜兰香在齿间久久不散。邻桌几位老先生正在切磋茶道,其中穿唐装的那位突然举杯对我们示意:"年轻人也来参加柳州茗茶叁小时畅饮体验?"原来他们每周叁都来,把这儿当成固定的聚会点。
老陈好奇地问起茶叶消耗量,茶艺师捂嘴笑了:"去年冬至那天,光肉桂就泡掉七斤半。"她边说边取来今年春摘的明前龙井,青瓷碗里舒展开的嫩芽像重新活了过来。
窗外开始飘雨,茶室里的暖光却更浓了。我们试了冷泡银针,玻璃壶里能看到白毫缓缓沉浮。穿格子衫的茶客突然拍腿:"这不比在咖啡馆耗一下午舒服?"他面前摆着五六种茶具,像在完成某种虔诚的仪式。
第叁小时刚开始,茶艺师端来配茶的山楂糕。紫砂壶换成了盖碗,她演示如何用碗盖轻拨茶叶:"其实柳州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最划算的是能对比着喝。"确实,当台湾乌龙和安溪铁观音同时在舌面流转,终于明白了什么叫"喉韵"。
雨停时挂钟敲响五下,老陈盯着账单反复计算:"咱们喝了九种茶,还吃了叁碟茶点。"茶艺师正在擦拭茶海,水痕在红木上晕出深色的圈:"常客都带着笔记本过来,有人已经记录到第一百二十七种茶了。"
临走前看见墙角的多宝格里摆着顾客寄存的私人茶罐,其中一个青花罐上贴着"2023年老班章"。茶艺师顺着我的视线看去:"这位客人每次来都坐在东南角,说那里的光线最适合看茶汤颜色。"
暮色里的茶室亮起灯笼,新来的客人正在询问普洱的年份。那些茶香似乎还萦绕在衣领间,像把整个春天的山野都穿在了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