眉山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眉山品茶甄选活动工作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7:08:00 来源:原创内容

前两天路过眉山老城区,发现巷子口新开了家茶工作室,红底金字的招牌特别醒目——眉山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。说来也巧,拐过街角又看见类似的招牌:眉山品茶甄选活动工作室。这两家名字像双胞胎似的,倒是勾起我的好奇心。

推开玻璃门,满屋子茶香扑面而来。穿棉麻衬衫的店主正在给客人演示冲泡手法,青瓷盖碗在他手里转得稳稳当当。"我们这儿不像传统茶馆。"他边注水边说,"每个月都会办品鉴会,把各地新到的茶叶摆出来,让茶客们像评委那样打分。"

茶香里的投票仪式

靠窗的长条桌上摆着七八个白瓷杯,每杯泡着不同的明前龙井。几位老人家戴着老花镜,边小口啜饮边在评分表上画勾,那认真劲儿真像在完成什么重大使命。穿格子衫的李大爷跟我说:"在这儿尝过才知道,同样叫龙井,狮峰山和梅家坞的差距能有这么大!"他说话时右手还捏着闻香杯,生怕漏掉一丝香气。

工作室最热闹要数周末的盲品环节。用黑陶杯沏好五六种茶,遮住标签让大家猜品种。有时把安溪铁观音认成台湾乌龙,把滇红误判为金骏眉,满屋子都是恍然大悟的哄笑。这种时候总能看见店主站在柜台后抿嘴笑,他管这个叫"舌尖上的考试"。

墙角的展示柜很有意思,叁层搁板摆着当季得分最高的茶叶,瓷罐上贴着金色星星标签。有次遇见个年轻人抱着获奖的凤凰单丛不肯撒手,说这味道让他想起小时候爷爷茶缸里的滋味。

转角遇见新茶趣

沿着青石板路往南走百来步,就是另一家眉山品茶甄选活动工作室。这家风格更年轻些,原木架子上不用传统茶罐,改用玻璃瓶分装茶叶,配着可爱的手写标签。穿汉服的小姑娘正在操作台前摆弄冷泡茶,薄荷叶在浅碧色的茶汤里打转。

他们的评选方式很特别——每期设定不同主题。上月是"夏日消暑特辑",这周变成"深夜伴读茶单"。顾客尝完可以在手机小程序投票,还能留下叁两点评语。我翻过他们的留言册,有人写道:"漳平水仙的花香,配上键盘敲击声,熬夜晚班突然变得诗意了。"

最让我惊讶的是,他们居然用茶叶渣做香囊,用废茶枝培育灵芝。负责茶艺演示的姑娘捏着茶针说:"好茶叶从采摘到冲泡都在被筛选,我们不过把最终评选交给喝茶的人。"

暮色渐浓时,两家工作室都亮起暖黄的灯。东边传来盖碗相碰的清脆声响,西边飘出冷泡茶特有的清冽气息。我想啊,这片街巷因为这两家工作室,突然成了茶味的竞技场,只不过在这里,每个人都是评委,每种喜好都值得尊重。

路灯亮起来的时候,我看见李大爷拎着茶叶罐从第一家出来,拐进第二家店门。玻璃窗上他的身影与满墙茶叶罐重迭,或许在他心里,这场对于茶的大选,永远投不完自己那神圣的一票。

推荐文章